第27章 第 27 章

季钰八岁的时候,偶然遇到一个疯道士,那道士披头散发,穿的也破烂,除去一身显眼的道袍,与路边要饭的叫花子也没什么两样。季钰心善,命人给他送了些吃食,他吃完了说要当面道谢,之初那会儿年纪小,又看着他是道士的份上,便将人领到了季钰面前。

谁知这道士一见季钰便开始说胡话,一会儿说季钰是早夭之相,一会儿又说他命主西宫,身负凤命,差点儿把之初吓昏过去,倒是季钰比较淡定,客气的叫下人请他出去,可他却赖着不走,还说一定要看看季钰的生辰八字。

这道士嘴里还疯疯癫癫的念叨着常人都听不懂的话,直念到赵蓁来找季钰,赵蓁可没季钰的好脾气,上去就是一脚,哪知那疯道士看见她仿佛见到鬼一般,张着嘴好半天说不出一个字。这下赵蓁更加确信他是个疯子,连忙叫人把他赶了出去。

这件事也一直被两人心照不宣的瞒下来了,连谢氏都不知道。

“那道士也不知是死是活......”

季钰道:“万事万物,各有缘法,他能遇到我,也能遇到别人。”

世上好心人不少,只要他别再疯言疯语,活下去并非难事。

赵蓁点点头:“说得有理,这世上像你这般傻的人也不是没有了,叫他多遇上几个,说不准还能好吃好喝的过完下半辈子呢。”

季钰失笑摇头,却并不反驳。

菩提寺之行结束,明德七年的正月便彻底过完了,接下来京城里最大的新闻便是白鹿书院的入学考试,紧随其后的则是三年一次的春闱。

赵莘很是刻苦了一段时日,成效还算可以,如愿考进了白鹿书院。

赵家对这事却并不多上心,一来,赵莘底子扎实,虽然老被赵蓁和赵菻嘲笑,但正是因为他有实力,赵蓁两个才敢拿来说笑,要是他真考不上......那两个多半还是会笑,咳咳,但是不会笑得这么明显,顶多是私下里说说。

二来嘛,赵适的任命下来了,翰林院侍讲学士。

侍讲学士是从五品,赵适回京前任杭州知府,正四品,杭州又是富庶之地,从正四品连掉三级,看似是贬,实际却没有这么简单。

提到翰林院,便不得不说另一个与翰林院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地方,天下为官者毕生所求,文渊阁,俗称内阁。

太丨祖皇帝废除了丞相制,改立内阁,初时内阁仅是天子的智囊团,但在高宗时期,因裴、杨等名臣能力超群,又深得高宗信任,将权利放给内阁,内阁自此一飞冲天,及至文宗,内阁已不可撼动,若非武宗异军突起,内阁只怕远不止眼下这势。

内阁兴盛的这一百来年,没有哪一位机要大臣不是翰林院出身,从最早的裴、杨,到文宗时期的二杨,武宗朝太过混乱暂且不说,再到现在,首辅刘渊,吏部尚书兼任华英殿大学士,次辅孟韬,礼部尚书兼任文泰殿大学士,皆是进士及第,翰林出身。

除了内阁,六部重臣里也有不少在翰林院任过职,所以翰林院看似清闲,实则却是高官重臣必经之地。

这些原不该是赵蓁知道的,但她有位对女儿千依百顺的父亲。

“依父亲这样说,您这品级虽然低了,但这以后......”

或许就要飞黄腾达了?

赵适笑道:“为父不在乎官职高低,以后是以后,现在是现在,能安安心心的做几天学问也好。”

翰林院清贫,却也清净。

孔大老爷这么些年都不愿出来便可见一斑。

赵蓁点点头,这倒也是,她爹身上的读书人风骨并未被官场所腐蚀,比起高位重权,平平淡淡做学问更合他的心意。

“您不失望就好。”

赵适摸了摸她的头发,温和道:“只怕这几年苦了你们......”

赵蓁摇头:“咱们吃的饱穿的暖,也不需要操心什么,比天底下大多数的人过得都好呢。”

赵适欣慰点头:“你能这样想,为父很高兴。”

赵蓁心满意足的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