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老太爷本人却不像外头传言中那样虚弱,至少赵蓁是看不出来他哪里不好的,但也说不准,老太爷宦海沉浮一世,历经三代帝王,到老还能全身而退,心思之深远不是她这样初出茅庐的人能看透的。
而且她心里清楚,老太太离世对季家,对老太爷的影响有多大,只不过那时她还在余姚,空有一腔担忧却无济于事。
“起来罢,”季老太爷看着手中的寒兰,并不去看赵蓁:“去书房里等着,我片刻就来。”
看,这就是赵蓁不想走大门进来的原因。
在赵蓁心里,季老太爷不论从哪方面都是位令人尊敬的长辈,是他让赵蓁跟着季家的孩子们一块儿读书,也是他不吝赐教,将赵蓁当作季钰一般,为她开蒙,教她读书,也教她为人之道。
赵蓁心里很是感激,但是,再感激也不能抵消她对老太爷书房的抗拒啊!
老太爷没有别的嗜好,致仕以后更是闲的发慌,待季钰赵蓁两个懂事了,他老人家可算是找到地方打发时间了,若只是教他们读书自然不会让赵蓁如此敬畏,真正让赵蓁敬畏的是他老人家特别,特别,特别爱提问。
甭管是什么事儿,只要到了老太爷那儿,一定要说出个二三四五六来。起初还没现在这么厉害,只问些日常读书的小事儿,后来就慢慢变了。
这还要从赵蓁带人打曹贵妃侄儿之后说起。
那回其实赵蓁已经作好了被家法处置的准备,但她等了一整天也没等到家法,反而等来了老太爷的随从。
老太爷找她,并非是斥责她冲动妄为,而是一脸平和问她为什么要打人。
那还能是为什么,当然是他骂季钰了。
老太爷又问,教训人的法子多得是,为什么要打人呢,须知以德服人方为君子之道。
赵蓁表示,姓曹的蠢货不是君子,只是个不折不扣的小人,她也不是君子,既然都不是君子,那么君子那一套就不管用了,治小人,一力降十会方为正道。
老太爷捋着长须,沉默良久,方道:“你说的有理,但你可曾想过,之后该当如何?”
赵蓁昂首道:“祖父放心,那蠢货不敢如何,是他先动的手,我们不过是防卫罢了。”
“哦?”老太爷问道:“为何他要动手?”
难道不是赵蓁先去报仇的?
赵蓁狡黠一笑:“自然是他蠢了。”
曹勉骂季钰是病秧子,赵蓁就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不过她比曹勉精明,并没有指着他的鼻子,骂回去,而是做了一首打油诗,清风街十几个人在京城的大街小巷晃了两天,把这首诗传的人尽皆知,怕曹勉脑子笨反应不过来,季锦兄弟和赵家兄弟还特意堵在曹家所在的通锦巷,扯着嗓子念了小半个时辰。
“城西有一胖,自称玉面郎,此郞非彼狼,实为大肥羊。”
当时曹勉与郭煐并称“双胖”,郭煐倒是不以为意,甚至还沾沾自喜于自己威武霸气的体型,但曹勉就不一样了,他年长两岁,已经知道美丑之别,平日里最恨人说他胖,赵蓁此举,结结实实踩了他的痛脚,气得他连人都没找够就要冲出去跟赵蓁决一死战。
赵蓁当然不憷了,就干架而言,曹勉比郭小胖还不如,郭胖至少还有蛮力,曹勉那一身肥肉就只是肥肉,哦不,应该是赘肉,累赘的赘。
结果很明显,曹勉和他的小跟班们被赵蓁他们打得满地找牙,险些回不去家,最后他哭着跟赵蓁求饶,还保证一定会跟季钰当面道歉,赵蓁让他立了字据,按了手印儿才把人放回去。
季老太爷又问道:“即便是他先动的手,但你们嘲笑于他在先,他动手,倒也说得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