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赦义正言辞斥责说,贾政若是不愿辞官,那就是心怀不轨:“哼,我早知老太太生病是你不甘心分家背债,唆使老太太唱的双簧。”
贾政面红耳赤:“大哥,您不信任我也罢了,怎么能这样恶意中伤老太太?”
贾赦冷笑:“既然老太太真的有病,那就随我去辞官,你不是标榜孝顺吗?这些年住在荣禧堂,你打的就是就近伺候老太太,孝顺老太太。如今老太太返乡,你却不愿意辞官跟随,说明你早年的一切,不过是贪图享乐欺压兄长的借口罢了,如此不忠不孝,不知道圣上闻听会如何感想?京都百姓又会如何评述?”
贾政气得手指发抖:“大哥,你你你,你这是胡缠蛮搅,我跟你去就是了。”
他自诩读书人,若是让世人知道他是贪图享受,不惜联合母亲坑蒙兄长的伪君子,他这个官儿也做不成了。
无论是唆使贾母装病行骗,还是他不愿意辞官奉养老母,贾政一项罪名也担不起。
事已至此,贾政再不敢推脱。却趁着贾赦不备,命赵国基回府求救,让贾母这个当事人能够出面反对他辞官。
只要贾母出面,命他效忠朝廷,他就可以借口母命难违顺利留在官场。
若是圣上斥责贾赦忤逆不孝不许分家,那就更好了。
贾政倒没有王氏天真,想谋夺爵位。
贾政不过是想过无忧无虑,吃穿不愁的日子。
他是荣府嫡子啊,又不是要求继承爵位,这个要求不过分啊!
从前贾政不觉得,如今想来,那些吃酒吟诗,针砭时弊的日子,实在是太美好,太惬意了。
贾赦这个粗鄙之人哪里会懂!
却说贾赦兄弟们拉拉扯扯去辞官,吏部尚书闻言大怒,他正在奉命追债,贾赦这个欠债大户却要辞官逃逸,想得美!
吏部尚书一怒之下拉着贾赦贾政去了仓震门,递牌子求见陛下。
贾赦贾政很快就到了圣上面前。不等贾赦兄弟辩解,就被乾元帝劈头盖脸一阵臭骂。
你道是为何呢?
却也是机缘巧合。
三日前。
圣上忽然叫大起,百官惊闻江南的灾情:八百里加急邸报进京了。
却是江南地面开春就没下过滴雨,赤地千里。春季作物基本绝收,江南布政使请求朝廷调集粮草赈济灾民,否则,江南将会饿殍遍野!
乾元帝召开朝会就是为了安排就在事宜。
他当即点名户部尚书:“江南灾情已经查明,比预期的要严重十倍,朕决定,即刻划拨银两赈灾。内阁已经核算清楚,要想保证江南地面不死人,需要赈灾银两一百五十万两,户部何在?”
吏部尚书出列:“臣在!”
乾元帝道:“命尔即刻划拨银两,刑部组织人马协助,到邻近省份购买救灾物资,十日之内送到灾民手里!”
户部尚书威严噗通一声就跪下了:“陛下赎罪,微臣无能!“
身为臣子,竟敢不听圣命?乾元帝大怒:“户部,你好大胆?“
户部尚书磕头道:“并非微臣不听圣命,乃是国库空虚,存银不足一百五十万两,微臣无能,愿意引咎辞职!”
乾元帝当即怒喝:“胡说八道,前些日子朕还调阅了户部账簿,上头清清白白写明国库存银三千五百万两,不过几日,竟然不足百万,难道说,你们户部上下,包藏祸心,为了虚报功劳,欺瞒朕?”
户部磕头道:“圣上明察,微臣岂敢欺君犯上?户部库存账簿上确实三千五百万两,只是,其中三千四百万两只有账簿,没有实物。”
乾元帝大怒:“银子都到哪里去了?”
户部抖抖索索从袖口里撤出来一个账簿子,他身后的左右侍郎更是每人手里捧着一个朱红的匣子。
乾元帝当即大怒:“这些蛀虫,国库都被他们借光了啊,刑部,兵部,命尔等配合户部,即即日起,追缴国库欠款,若是耽搁了江南赈灾,尔等提头来见!”
这个阵势一出,傻子也知道了,哪有个上朝的官员,带着衙门账簿子的道理?
这分明是陛下跟户部尚书唱的双簧,早有预谋,目的就是牵扯出百官欠债的事情。然后名正言顺追缴债务啊!
张舅舅却是在江南密保进京之后,就给贾琏传递了消息。
凤姐得此先机,故而怂恿公爹闹事。
这也是贾母这个后宅夫人不知朝堂风云,故而棋差一招,落入了凤姐的圈套。
贾母其实有一个翻身的机会,那就是保龄侯夫人,只是贾母当时气愤史家背叛,并未深思史家为何如此失信的原因。
贾赦与贾政辞官归隐伺疾、被圣上申斥的事情很快传回贾府。
贾母也从赵国基嘴里得到消息,贾政是被贾赦绑架而去。
“逆子!”
贾母气得浑身颤栗:“你二老爷让你报信,为什么不早些回报与我?”
赵国基磕头道:“小的被琏二爷拦住了,故而……”
贾母气得牙齿死咬,咯咯作响:“狼崽子终于长出獠牙啊!”
鸳鸯吓得跪下了:“老太太,您消消气,大房也好,二房也好,左不过都是您的儿子,您何苦呢?且大老爷已经说了,让二姥爷跟着您生活,每月公中划拨纹银百两,寻常人家二十两能吃一年,足够二房……”
贾母怒斥鸳鸯:“糊涂东西!你二爷是什么人?他雅量高致,人品贵重,宝玉更是人中龙凤,其是那些凡夫俗子可比?二老爷是公府嫡子,每月一百银子,打发叫花子吗?这天下历来就是有能者居之,”
鸳鸯不敢再劝慰,却是磕头:“老太太您息怒,您保重,您若是气出个三长两短,二老爷不辞官也不成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