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北伐(十六)

刘禹等人抬起头,只见无数个黑影飞上半空,划出道道弧线,落到城墙、城头等处,无数道硝烟轰然升起,将整座城池掩盖在黑色的烟雾当中,不过片刻功夫,炮兵都连续打出十轮炮火,城头被炸得火光一片,没等炮声停下,每一面城墙下以军为单位排出的攻击阵型便开始发动,一万名战士扛着组合型多功能梯冲向护城河的方向。

当硝烟被风吹散时,炮火开始向前延伸,很快,一面面旗帜插上城头,同时飞行器也传回来了城中的画面。

“这个李恒,守城还颇有章法啊。”

刘禹将平板递给姜才,杨行潜与马应麟等人纷纷上前观看,只见城中所有的大街小巷全都布满了街垒,大部分的守军藏在街垒后头,手持刀枪弓矢,有的人手中还捧着黑色的陶罐,手里拿着火折子,倚在障碍后头,做出一个投掷的动作。

“难怪城头上的守军几近于无,原来都藏在城里头,不必说那些屋子里也是一样,这些街垒是防骑军的啊。”

杨行潜面色凝重地说道:“那些罐子里一定装着火油。”

刘禹点点头:“居然能想得出巷战之法,也算有心了,马老总,你准备怎么打?”

听他叫到自己,马应麟摸着下巴说道:“他要逐街争夺,咱们就一路打过去,属下想知道,抚帅可还要这潭州城?”

“城里既然没有百姓,本官要些砖石有何用?拆了好啊,拆光了建祠堂,还有两万鞑子陪葬,有何不可?”

“那就成了。”马应麟兴奋不已,抚帅这么说,就是将战争的指挥权交与了自己。

刘禹将传音筒交到他的手中,马应麟告了个罪,便对着话筒发号施令。

“儿郎们,听某指令,登城之军不得轻动,派人打开城门,其余诸军依次进城,火炮都专打街垒,步卒分成小队,逐屋进剿,有不劲儿的地方,只管用手雷招呼,咱们就算把城给拆成白地,也绝不让敌军得逞。”

四下里响起了阵阵欢呼声,对于那些没有经历过战事的新兵来说,头一阵就遇到了硬茬子,紧张之余又有些兴奋,听到这样的命令,让他们放开了打,一时间人人争先,毕竟这是在抚帅的眼皮子底下作战,谁也不想被小看了去,于是,除了守在城墙上的一万人,其余的四万军士仍然以军为单位顺序入城,在隆隆的炮声中,开始了旧城改造中最难的一项作业。

强拆。

潭州城内一派忙乱的气象,李恒将所有的人手全都遣了出去,在每一条街道上筑起街垒,这样的工作已经进了十天,每天他都在担心宋人会攻城,可是十天过去了,城外的宋人越来越多,将城池围得水泄不通,却一直没有任何动作。

“这么多人?”

每天登上城头,他都会发出同样的疑问,从高处看下去,城池四周遍布营垒,每一个都是人声鼎沸,宋人毫无顾忌地在空地上操练,每日里雷打不动,也让他们终于看清了传说中的火器,那是一种有着细长圆管子的奇特事物,长度差不多有大半个人身,用法倒是很简单,执起平端于眼前,圆管口处会有白烟冒出,伴随着“砰砰”的声响,吓得他周围的人全都躲到了城墙后面,他却站直了身体,仿佛想要看得更清楚。

宋人明明有些利器,也不乏攻城手段却为何不动,若是为了逼使自己投降,至少也该派个个信使,可偏偏人家什么也没做,视城池无如物一般,他想不通。

“按旗帜的分布来看,宋人的编制与之前无异,四面每一面营垒都不少于一个厢,加在一块儿就是五万人,骑军不少于五千,厢军数目不详,不过至少也应该有万人,这便是近七万之众,要维持如此一支大军的粮道,少说也得五万民壮,还得加上数万骡马,听闻广西路一带早已荒无人烟,上千里的路,他们是如何走过来的,又是如何维持粮道的?自听到消息,前后快有一个月了,可如今看他们士气饱满,精神奕奕,至少说明吃食上毫无问题,他们这些日子将城外的庄户尽数捉拿,难道是在村里抢到了粮食?”

手下的分析让他细细一想,似乎有几分道理:“秋收在即,城外几十万亩粮食收上来,怎么也能吃上一阵子,城里的仓库也有不少,他们打进来就会有粮食,迟迟不却手,一定有别的原因,如果不是冲着咱们,就是另有他人。”

“宣慰是说,中丞的援军?”

李恒没有回答他的话,事情是明摆着的,他没有机会退回岳州,只能在这里死守,尽量迟滞敌人的脚步,宋人以他为饵,引鄂州和江陵府方向上来援,然后伺机歼灭,断了城不的念想,也一举扫清前面的障碍,只要拿下潭州城,整个荆湖南北两路便尽入囊中了。

知道归知道,他又能做些什么?儿子在信使之后出城,若是被宋人拿下,至少应该看到首级被高高挑起,而他能做的,是不断地加强城内的街垒,将仅有两万余人放到这些街垒的后面,等着敌人发动攻势。

“宣慰,你看!”

就在他打算下去的时候,身后响起手下的惊呼,他回身一看,宋人从营地里押出一行人,为首的是个披头散发的老者,双手被反剪着绑在背后,身体挺得笔直,走过城下时,抬头向上望了一眼,李恒与他的视线在空中相撞,一下子凝固了。

“大大帅!”

“还有申万户、高万户、张万户、李万户”

那些熟悉的名字被他的手下一一叫出,任何一个都是北地响当当的人物,更何况,还有这片大地的主人,二十万大军的统帅。

阿里海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