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第 178 章

红楼之金钢指 外乡人 5946 字 9个月前

不过话说回来识时务者为俊杰,元姐儿就是想要翻身农奴把歌唱,也不会暴露自己,让自己处于危险之地的。

所以对于于嬷嬷,元姐儿是乖巧听话,任劳任怨听摆布的。但对于其他人,尤其是贾珠和贾琏这两个小豆丁,元姐儿将自己在旁处受到的压迫都反施在了这俩兄弟身上。

要知道,在正常人的思维里,元姐儿现在所吃的一切苦,那都是为了这俩兄弟,为了给他们保驾护航呢。

在大人面前元姐不敢暴露自己的能力,但小孩子却是最容易听话和恐吓的了。只要一番恐吓,这俩小兄弟便乖乖的听话了。

于嬷嬷一般只管束元姐儿到晚膳前。等到用了晚膳,于嬷嬷便下班了。

若不是为了进宫,元姐儿的课程不会开得这么早,学的东西也不会是那种专门适用宫里的各种生存得宠技能。不过这也是暂时的,等到元姐儿再大一点,这位于嬷嬷就会连元姐晚上就寝的一切事项都管束到位。

此时,趁着还能轻松两年,元姐儿决定来个‘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于是她将两个兄弟都弄到自己的院子,又打发了丫头婆子只将屋子留给他们三人。

托腮想了想,元姐儿笑眯眯地对着站在她对面的俩个小兄弟说道,“今天我们还玩跳一跳。”

贾珠闻言抿着小嘴,眉头皱得可以夹大葱了。倒是一旁的贾琏,没太多的反应,很乖的将衣服下摆提起来塞到腰带上。然后萌萌哒的转头看堂姐。

堂姐教过他青蛙怎么跳。

“哥,快点。”见贾琏都准备好了,元姐儿对着贾珠扬了扬下巴,不满的催促了一声。

虽然她也是因为闲的无聊,想要发泄一下自己的不满。但根本原因还是想要锻炼一下这两个小屁孩的身体。

尤其是贾珠,一看就比贾琏瘦。

虽然比贾琏高,但在元姐儿看来,估计体重也不会重到多少。

贾琏跟元姐儿一起生活,运动量极大,吃得也极多。小小的人,胖呼呼,圆滚滚的。身体一看就是很好的那种。

而贾珠则洽洽相反。

有些个头,整个人却非常的瘦。虽然贾珠的奶娘一直在说贾珠在抽条,可在元姐儿看来,这抽得也太条了。

元姐儿希望贾珠别一天天的死读书,平日里也多运动运动。不然真的有可能像书里写的那样早夭。

且不说留下一对多么不靠谱的父母,只说被他留下孤儿寡母,那日子真是好熬的?

贾家啥地方,几百万的托孤费都能让人家小姑娘感受到‘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地方。没爹的贾兰能过啥日子,不用想都能知道一二。

再说说李纨吧。

好好的人偏偏要为他守一辈子的寡,这不是存心祸害人呢嘛。

娶了媳妇,你不好好的保养自己,善待自己和媳妇,早知如此,你就别占着茅坑不那啥呀。

这世上光棍数以万计呢。

与其将来坑人,还不如现在被她坑,也许还能坑出个好身体。

贾珠听到元姐儿的催促声,仍是不想做那种特别没有仪态的动作。在那里磨磨蹭蹭的就是不动弹。

元姐儿见此,走到贾珠身边,直接一手指头捅破他手里拿着的一木匣子。

那可是金丝楠木的小匣子呀。

晚膳后,老太太赏他的呢。

贾珠见此,哪还敢不听话,将小匣子放在一旁的案几上,挑起衣袍下摆学习贾琏的动作半蹲在那里,等着元姐打拍子。

呃应该叫捅铜盆。

元姐儿看着非暴力不合作的贾珠,一副拿他没办法的摇了摇头。

真是的,每次都要来这么一回。

别扭的小屁孩,怎么就是学不乖呢。

╮╭

见这哥俩都准备好了,元姐儿假意走到隔间,背着他们从空间里拿出一个被捅得到处都是手指头的铜盆来。

然后再走回俩兄弟身边,说了一句开始,就一手指头捅进了铜盆里。

只听‘受伤’的铜盆发出一声清脆的声响,然后贾珠和贾琏就在原地蹦跶着向前跑跳而去。

之后元姐捅一下,小兄弟俩个就跳一下。一会儿再捅一下,小兄弟俩再往前蹦跶一下。看起来倒是挺无聊的一件事。

可就是这样的无聊的游戏也能锻炼一下两个养尊处优的小孩身体。

元姐儿就像于嬷嬷对她一样,都在心底做了一个教育计划出来。

相较于于嬷嬷的宠妃养成计划,元姐儿的则是生存计划。

现在俩个小少年年纪还小,等到年纪大一些,元姐儿就不会只在晚膳后让他们在屋里蹦跶了。

伸伸胳膊,踢踢腿。然后学学骑射,再吃点苦。总比将来熬不过贡院强。

古代科举都要在贡院这种地方呆上几天。

在现代的时候,元姐儿曾经参观过贡院。那又小又窄的贡院,让元姐儿觉得世间万物都是公平的。

此为防盗章

真当皇子侧妃不值钱咋的?

可自己母妃却说,贾史王薛是当初跟着太祖打天下留下的老人,四王八公,人脉深厚,也有一定的影响力。许一个侧妃之位却可以得到这四家的全力支持。于是五皇子便决定忍辱负重一回,大方的许了一个侧妃之位给贾家。

但这些事情的前提却是他并没有看见自己的侧妃灰头土脸的钻狗洞。

有这么一个幼时钻过狗洞的侧妃,五皇子觉得太丢面了。

看了一眼一院子的张家人,再看一圈九门提督带来的兵丁以及户部清点张家财产的官员,五皇子决定一会儿回宫后,就先找母妃将这事说了。

这个侧妃,说啥他都不能要了。

斜了一眼拉着弟弟小声说话的元姐儿,五皇子撇了撇嘴,就这样的资质估计也就配得上他七弟那个废物了。

五皇子哪里知道,他这么想的时候,他那位好七弟也在想着这件事情。

荣国府的大姑娘,他是娶呢,娶呢,还是娶呢。

且不说七皇子那猥琐的心思,只说才十三岁的五皇子,正好处于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年纪。但凡认准了什么事情,想要让他改变印象那是比登天还难。

反正元姐儿这个侧妃,在他这里是没戏了。

说的好像你要,人家就会嫁给你似的。

就咱们元姐儿那性格,真要是让她嫁给人做侧妃,还不得将吃了熊心豹子胆的男人挠成另一个密室门洞?

无知的人是幸福的,至少五皇子因为元姐儿三岁时这点破事远远的避开了。

就在五皇子在心中打着如何说服他母妃的腹稿时,九门提督也带着亲信回来了。

而荣国府的人也在这个时候到来了。

按理来说,九门提督派去荣国府的人此时估计还在路上,荣国府的人是不可能这个时候赶过来的。

可问题在于赵嬷嬷在送走了兄弟和外甥女以及张家那对小兄弟后,便在城门口租了个马车,一路快马加鞭的赶回了荣国府。

一进入荣国府,赵嬷嬷只犹豫了一下,便冲到了荣禧堂,找了正在那里处置家事的王夫人。

有后娘就会有后爹,虽然现在新大太太还未入府,但贾赦这个亲爹对于贾琏这个儿子也是多有不管的。

贾母是个啥样人,赵嬷嬷这个做下人的,不能说多清楚,却也知道这位不说无力不起早,也绝不像她表现出来的那么慈祥。

张家的事情很有可能会牵连到贾家,那么在这种时候她就不应该去找贾赦和贾母。

大姑娘元姐儿是王夫人所出,若是先说动了王夫人再由着王夫人派人去张家,说不定少一些波折。

你说贾政?

不,不,不,她一个做奶娘的,还是别往这位爷身边凑了。

正如赵嬷嬷所想的那般,王夫人一听元姐儿姐弟被张家那黑心的老太太关了起来,换她俩个孙子的命当即怒火中烧,恨恨的拍了拍桌子,口不遮言的大骂了一通张老太太和亡故的张氏。看了一眼赵嬷嬷,犹豫了片刻,便带着赵嬷嬷去了荣庆堂找贾母。

在进入荣庆堂的时候,王夫人的脸上又多了几分焦急和担忧,脚下的步子也变得匆匆起来,神色慌张得仿佛真的很担心元姐儿姐弟的性命安全。

其实,没有人知道王夫人此时是希望贾琏遇害的。

若是贾琏遇害,那么她的珠哥儿就是两房唯一的元配嫡子,唯一的子嗣。

那么将来这府里的爵位

可王夫人也知道,若是贾琏遇害了,她的元姐儿也不可能再活在这个世上了。

只是,

女儿终究是要嫁人的,她将来能够依靠的只有儿子。

若是一命换一命也是她没有福气。

想到这个闺女真实的生辰八字,王夫人的心又硬了几分。

若是能为自己的母兄换来爵位,也是她的造化。

不管王夫人心中是怎么想的,这个时候,荣国府真正的当家人还是贾母。

于是王夫人只能带着赵嬷嬷一起去见贾母并且将事情回禀。

贾母正在屋子里让丫头婆子陪着打柳叶牌,见到王夫人神色慌乱的闯进来,先是不悦的皱眉,然后视线却在王夫人身后的赵嬷嬷身上顿住了。

琏儿的奶娘怎么会在这里?

“老太太,皇上下了旨,命九门提督抄张家。张家老太太锁了元姐儿和我们琏二爷您快想想办法吧。”

做为下人,赵嬷嬷比任何人都知道怎么说,怎么做才能得到主子们的喜爱和信任。所以她并没有按着张老太太交待她的说词。她自己编了一套更能让她不受牵连的说词。

贾母听到这个消息,浑身不由的颤了一下,然后双眼如刀的看向赵嬷嬷。见赵嬷嬷脸上并无半丝心虚,这才相信并不是赵嬷嬷吃里扒外,串通了外人坑害自己的主子。

“老二家的,快安排人去张府。老二还在衙门里,你去将老大,不,老大不能去。”只慌了一下神的贾母瞬间反应过来,她停了话头,在屋中来回走了几步,最后安排了赖大,周瑞以及赖大媳妇和周瑞家的一起去了张府。

琏儿倒也罢了,只元姐儿不能有事,现在他们荣国府就只有这么一个姑娘,若是元姐儿出了事她又要如何向甄贵妃交待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