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三年为期

大明之崛起1646 天海山 2364 字 9个月前

杨廷麟震惊地望着眼前年轻的辅政王,心中也是豪情万丈,三年?!若如此,自己有生之年仍可目睹大明中兴!

他随即郑重揖道:“下官定全力辅助殿下,共创盛世!”

……

陈王府的正厅前,有一老一少正恭敬施礼,“恭贺殿下大破南犯虏贼,又复平天兴府危局。”

正是宋应星和徐尔路二人。

朱琳渼将他们扶起,微笑道:“你们可算到了。”

那年轻人有些愧然道:“初时我们同杨阁部一起返闽,不料学生在路上染了风寒。宋先生怕我身子吃不消,非要我在光泽休息两日,这才来晚了。”

“哦?现在病情如何,或让御医帮你看看。”朱琳渼说着示意两人落座,又让人奉茶上来。

“谢殿下关怀,已大好了。”

宋应星一旁接道:“为远这些时间操劳军器局事务,还要为我所累,不时在格致学府兼教,身体都要吃不消了。”

为远乃是徐尔路的表字。朱琳渼疑惑道:“为远的几位兄长和密之不是都到了赣州,怎还要烦他带学生?”

宋应星满脸喜色,“殿下有所不知,自格致学府开班授业,前来报名的学子络绎不绝。

“眼下已有三级,共两百多名生员,仅凭学生和密之他们仍是忙不过来,这才让为远隔三天来授课数节。”

朱琳渼倒是吃了一惊,他还真没料到儒道占统治地位的大明,会有这么多人对理科感兴趣。

实则从万历年间起,大量翻译欧洲的自然科学著作已在大明广泛流传。

西学在士林中非常盛行,几乎成为一种流行元素。很多年轻人沉迷于钟表之类的机械不能自拔,也有不少醉心于铳、炮等火器或是天文历法。在这些方面涌现出不少人才。

反倒是进入清代之后,在统治阶级的驱使下,西学才开始逐渐没落。

故而宋应星的格致学府建成,又不收分文学费,前来学习的读书人简直要挤破大门。不过想要在此道上有所建树者倒是不多,九成以上还是凭兴趣而来。

宋应星又道:“学生此来还想请示殿下,先前在赣州的那处校舍已太过狭窄,可否再行扩建?”

“扩,一定要扩!”朱琳渼立刻道,“不但要扩大赣州的格致学府,还要在天兴府也新建一所。”

他说到此处顿了顿,皱眉道:“只是,这师资怕会有不足。”

三、工业及工匠培养。

1、推行手工业的工艺标准化。

2、取消匠籍,实施技术资格认证和技术等级评定。

3、兴建新型工场,并建立配套工匠技术学堂。

4、建立并推广专利法,各州府设置专利司。

5、根据工业规模,新建格致学府和实验室。朝廷推动格致学普及。

……

四、军制改革。

1、取消军籍、卫所,逐步收缩私人武装规模。

2、新建警察体系,旧式军队逐渐转为警察。

3、兵部改组,推行军区、参谋、后勤体系。

4、推行野战军、地方驻军模式,军警分开。

5、军队职业化。加快军校建设,尽快做到所有军官和主力部队士兵全部出自军校。

6、装备研制、采购标准化,全部采用招标制度。

……

五、促进商业和发展交通运输。

1、完善货币体系,禁止外邦钱币流通。以金银为保,落实纸币信用。

2、将大明货币推广至其他国家,对紧俏物品只收大明钱币。

3、建立银行、保险系统。

4、自商业集中地区起,筹资修建道路,逐步完善路网建设。

……

六、刑部和司法改革。

1、地方行政和司法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