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建功笑着说:“厉害,厉害!”
方老师又说:“不光紫酒厉害,这企业的掌舵人也厉害,他的名字啊,叫作俞国庆,原来是外交部的参赞,后来移居美国,这人是身居曹营心属汉,到现在还是中国国籍。他在美国做的就是扶持企业上市的活儿,这些年不知道扶持了几多企业。0八年的时候他回来,看到咱们北京奥运会的盛况,感动得那叫一个热泪盈眶,觉得看到了民族振兴的希望,想着无论如何一定要做点事情。选来选去,他就觉得要在桑文化上做文章。为什么呢?因为再没什么比桑树更中国了。"
"那桑树上能做什么文章?一是丝绸,二是紫酒。丝绸已经举世瞩目,我们能做的实在有限,只有紫酒还是一片空白,他把着眼点就放在紫酒上了。你不知道这老总好大的气魄,从0八年至今,他跑遍了全国各地,基本上有点年头的千年古桑园,都已经被他收入囊中,在江苏句容、山东夏津、北京怀柔,新疆、山东、海南,从南到北建起了几大紫酒基地。现在这么说吧,紫酒啊,还有一个最大的优势,就是他一家垄断了所有的原料,你知道这有好厉害?桑树不比其他,像葡萄,种下去几年就能成熟,几十年的老藤结果酿的酒,就能卖出天价,但是这藤啊,超不过一百年就朽烂没用了。咱这桑树能活万年的,而且越老,结的桑葚品质越好。"
"不说别处,光是黄河故道、山东夏津那一处基地,千年以上的桑树就有一百多株,百年以上的有三千多株。你想想,这吸收了千百年的日精月华、阳光雨露,这样的老树上结出的果子,那可不就是王母娘娘的蟠桃园嘛!为啥蟠桃能长生不老?不就是它自己生长周期特别长么?什么000年一开花,000年一结果,000年一成熟,连头带尾加起来上万年,人吃一口,能不延年益寿?咱这千年桑葚,也不输给它。你说这千年桑葚酿的果酒,你喝一口,不说长生不老,这延年益寿是肯定的吧!"
"你还别说,这几大基地带啊,正好又是全中国出了名的长寿之乡,你说这还不能说明问题?我有时候想想,这感觉特别奇特,你知道夏津基地里边有棵椹树王,那树龄有1600多年,你想1600多年以前,那还是南北朝呢。这棵桑树,它见证了中国历史的沧海变迁,我们今天呢,与千百年前的古代圣贤们,同食一颗树上的果实,同饮一棵树上果实酿造的果酒,那是何等的荣耀与尊崇!古语说沧海桑田,什么都变了,可这桑树还在,你说说神奇不神奇?”
清华听得来了兴致,也说:“方老师,你说的这个我太喜欢了。你这一寻根,我也很有感触,这一找,的确得找到三皇五帝那里去了,这才是咱们民族真正的根呐。现代人哪里知道这个?就说咱们民族的名字,现在只知道自个儿是汉族,其实咱还有个更好听的名字叫做华夏。这华夏是什么意思呢?《左传》里说啊,衣冠之美谓之华,礼仪之大谓之夏。所以华夏就是:衣冠之国、礼仪之邦。但这衣冠和礼仪却要从嫘祖养蚕缫丝开始,才有黄帝垂拱而治,也才有后世丝绸之路的成就与辉煌嘛!而且整个中国的古代诗歌里,有一半都有桑树,这男男女女的爱情吧,要么就是桥流水,要么就是采桑城南,连圣人孔子,据说其母就是在桑林里与其父欢好才有的他,因此孔子名丘。这紫酒吧,我记得五代的时候就有记载,也算是历史悠久了。所以振兴文化从桑树上着眼是对的,再没有比桑树更能唤回咱民族的认同感的了,况且还有美味的紫酒。”
方老师兴致也来了,说:“陈啊,你说得太好了,所以逢盛世紫酒赢,这个项目正是应运而生,再没有比这更好的了。我这大年纪,眼睁睁地看着咱国家一步一步走到现在,我真是骄傲啊!”
清华笑着说:“但是现在中国吧,还不能说有多强大,要真能像历史上唐朝那样,才真叫盛世。”
方老师也笑道:“现在跟那会儿也差不多。”
清华说:“你看现在好多人还拼命地要往国外去移民,特别是有钱人,把好大一笔财富都带到国外去了。什么时候外国人都争着往中国跑,才是真的强大。你看《西游记》里边,唐僧去西天取经,一路上跟人介绍,说:“贫僧自东土大唐而来,去往西天拜佛求经。”那些蛮人听了,都羡慕得不得了,说:“啊,原来中华上国人物。”恨不得下辈子托生中土,得这样才行。”
方老师听得呵呵地笑起来,说:“那也是的,所以紫酒这个项目,我是非做不可。老黄,我直说吧,我是看中了你这地方,你这会员费么,我马上就能给你交,另外我还给你加一单,以后做的业绩也都放你下边,你看怎么样?”
黄建功笑着说:“你方老师要成为我的会员,我总不是尽心尽力地为你服务,还有什么说的?至于加单么,这一个单子也不少钱的,这哪里好意思?”
方老师大手一挥,说:“不那么婆婆妈妈,我先把这会员费给你,这里以后就是我的基地,你那个办公室,有时候我要坐一坐,你看可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