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线索源头

推官君无咎 苏桥 3294 字 11个月前

邹副使死的实在是蹊跷,让人猜不透他的动机。他的死无论是自愿还是被逼迫的,都可以令人猜测出来他身上一定是隐藏着一个不为外人所知的秘密,才导致了这一场杀身之祸。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有人不想让他说出这个秘密,完全可以悄悄的将他灭口然后嫁祸他人。然而邹明却死于自裁,死在了皇宫外面。如果说有人以秘密为交换换他自裁,可是究竟是什么样的秘密,让他不顾连累全家?

成杨与苏文月喝酒喝的开心,君无咎却陷入了沉思。

大年夜的京城,四处都张灯结彩,烛火轻摇。

一个人影脚步蹒跚的走出偌大的皇宫,站在宫门外踌躇片刻,绕开在外等待的车马,慢慢的向西走去。前几日下的大雪已经化了大半,化了的雪水在地上结出一层冰壳,一步一滑。

他小心翼翼的避开那些禁卫军,慢慢的接近城墙。

天已经十分黑了,他深色的官服成了最好的掩护色,让他躲在不大的阴影里面,颤颤巍巍的站着……

站了一会儿,他发现自己抖的厉害,若不是靠着城墙,几乎都无法站立。他侧过头,似乎能听见宫中丝竹声声,万家百姓守夜的和乐,还有自己妻儿呼唤自己的声音。

他从怀中掏出了一把巴掌大不起眼的匕首,匕首用一方上好的丝帕裹着,丝帕上绣着一支灿烂的桃花儿。

就在苏文月与成杨喝到兴头上开始划拳的时候,君无咎突然问道:“会不会想让他死的,或者把他逼死的,其实是两拨人?”

成杨本就划拳输了,听他这么说连忙赖掉了那杯酒,做出一副正经严肃的模样,“哦?清悦为何如此说?”

“先喝酒,喝酒喝酒!”苏文月不管,一把抓住成杨的手腕,柳叶眉倒竖,对成杨这幅赖酒的模样十分不满。

“小心我去裴老先生那里告你的状!”成杨佯怒道:“说正事儿呢,喝什么酒!”

“你什么人呐!”苏文月气的自己闷到杯中酒水,,问道:“君公子为什么会这么问?难不成你想出一些苗头了?”

“因为我一直想不通,他为何会做出这样的举动,所以猜测会不会是因为有两拨人……”君无咎搓了搓脸道:“这只是我的一个想法,邹副使如果真的是自杀而不是他杀的话,那么他的死确实太有问题了。”

过了初五,经过礼部一顿忙乎,皇上终于开笔,各大部门机构也恢复了运转。

下朝之后的成杨吃完早膳,便与君无咎一同去了大理寺,今日正是大理寺与刑部审理邹明邹副使家眷的日子。

邹副使的死给皇上添了堵,自然对他们家人不喜。这几日大理寺牢中也是阴暗冰冷,就连狱卒都漫不经心起来,饭食从一天两顿变成了一天一顿,一口热乎的都没有。

邹明家世并不显赫,再加上他为人实在低调,就算是个京城四品官员,家中算上仆役不到百人。就算是他的妻子,当时也不过是因为家中父亲是个举人,身为一名举人的女儿,嫁给了身为举人的邹明。

邹明成亲较晚,都二十多岁一直到中了举才成亲,如今刚满四十。他有两个姑娘,大姑娘十一了,二姑娘七岁,唯一一个儿子刚过五岁。

“听说他这小儿子是在江苏卸任来京城上任的路上生的,他夫人因为这件事伤了身子,这几年就再也无所出,所以对这个小儿子十分宠爱。但是我听说,邹副使对这个儿子感情一般,还不如对那两个女儿好。”苏文月有自己的各种八卦消息来源,所以很多收集信息的任务都交由她去做,再加上她是个姑娘家,容易使人亲近,所以能探听到不少内院阴私之事。

邹明的尸体停放在仵作房,由于天气寒冷,尸体并未有太多腐坏的迹象。

君无咎仔细的查看了邹明身上的两处伤口,一处腹部的刺伤,一处脖颈上的割伤。

因为匕首只有巴掌大,腹部刺伤不会是致死的原因,脖颈上那一处翻开的皮肉,才是令邹明死亡的最终因素。而且看深浅以及角度,还有邹明衣服上和手上的血迹,确定了邹明的死因,就是自杀。

邹明应该是先捅了自己的腹部,然而伤口小,等了片刻仍旧无法死去,所以一狠心就抹了脖子。

君无咎又去看了其他证物,在看到那副手帕的时候,不禁与成杨面面相觑。

“如果说之前我是怀疑的话,如今却能肯定了。”君无咎拿着那副手帕,上面的桃花与他在张云东体内和在那处密室之内寻找到的手帕一模一样!

苏文月察觉到他们因为手帕而凝重的脸色,道:“这手帕我见过不少,城中锦绣馆内就有这样的手帕,面料丝线都是一样的。”

锦绣馆是京城最大的一座成衣店,经常会收一些绣娘绣的花样扇子,袜子,手帕等东西来卖。

君无咎突然道:“那处院子之前住的就是绣娘,难不成这手帕其实并不是锦瑟绣的,而是那些绣娘绣的?”

成杨想了想,片刻点点头道:“如果这样,那绣馆也可以去查探一下了。”

邹明的死对于邹家来说不亚于一场惊天霹雳!一直到被带进堂上,邹夫人与邹家二老仍旧无法接受邹明已经死了的这件事。两部反反复复问了数遍,接到的证词仍旧是邹明的死没有任何预兆,没有跟任何人提起。他去宫宴的时候甚至还是兴致勃勃的,开心的,在前一天晚上还在与父亲讲他在官场上的一些趣事,与妻子讨论给大女儿开始定亲的这件事。

这样的证词就能看出来,邹明有了自我了断的这个想法,是从宫宴上才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