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惊雷起

娇花不待嫁 懒人小熙 1589 字 9个月前

陈应棠第二日就回了汴梁,当日去原部复了命,接着到礼部报了到。因筹备三年一度的秀女入宫,礼部那边缺人,急急分了他差事。本来这选秀一事乃是吏部负责,今年吏部那边正赶上人事调换,便将这差事着礼部去办。

虽说人手短缺,可分给他的不过是誊写名簿册子的杂差。当今皇上正值壮年,此时是秀女入宫的最好时机,若得了圣宠,诞下龙子龙女,便可母凭子贵,一家子成了皇亲国戚,风光无限。

加上开国以来每年选秀人数不多,比前朝少了一半,今年消息一放出来,多少人虎视眈眈,早早地开始在各官员之间走动,只求能将女儿送进宫。

连那几个表妹家,也向他探着口风。他表面上应付着,心中却极为反感,宁愿接了个冷差事悠闲,也不愿趟那浑水。况且自己不知要在礼部待多久,以后常出入宫廷,万一因着选秀跟哪位将来的妃子搭上关系,又要牵扯进后宫那勾心斗角中,还不如现在就置身事外,一身轻松。

虽是新人,还是个六品主事,礼部却给他单独派了间厢房,名义上是整理旧档文书,实际将他孤立在外。他倒也乐得清静,见那厢房位置僻静,便从家中将那套篆刻的刀具带了去,每日闲暇时间琢磨那枚印章,倒也自得其乐。

一个多月过去,天渐渐热了起来,芩玉本就不爱出门,这会更躲在家懒得出去,那刚做好的几套衣裙,虽是应了季,却从未穿过。父亲因公事去了外地,家中只有她跟母亲。

秦氏托了几个熟识的夫人帮衬着女儿的亲事,当中倒是介绍了几个适龄的男子,可她详细问过,那几人不是家世不好便是品行欠佳,并非良婿,奇怪明明自己家女儿才貌双全,为何没有人登门提亲?

终有一日有人跟她说了实话,官家的觉得秦氏出身商家,不愿降了身份。虽说太宗开始便取消了“工商之家不得预于仕”的规定,渐渐地商家便不像原来般被人瞧不起,可那些官宦世家的长辈们,仍守旧得很,容不得家世有瑕的女子进门。

况且,苏家老夫人暗中放出了话,不许人给二房家的说亲。那些媒婆妇人们哪敢得罪这大户人家的老祖宗,不敢接这茬,是以芩玉的婚事便如此耽搁下来。

秦氏没想到,自己的出身竟影响到女儿的终身大事,更没想到老夫人竟然做的这么绝!从那一日起,她便一病不起,请了郎中也无济于事,只说是心病难医。

父亲不在家,芩玉急的手足无措,忙派人去给父亲送信,又要操持着家中诸多事务,忙的焦头烂额。待苏绍云从外地急急赶回,她才松了口气。这一通忙活,又是大半个月过去。

六月,朝廷下了布告,开始秀女甄选。汴梁派出了花鸟使赶赴各地专门负责此事,虽听说此次选秀早就暗中定下了人选,不过走个过场。那些不愿将女儿送入宫的人家,仍害怕夜长梦多,赶在花鸟使到前订了亲。是以接连半个月,每日都有迎亲的队伍从苏宅门口经过,吹吹打打好不热闹。

芩玉喜欢清静,每到此时就心烦得很,觉得甚是吵闹,即便关了窗也挡不住那闹人的喜庆声。她唯一一次看迎亲队伍,是去年珍姐姐出嫁。

那日,珍姐姐一身喜服,被披红挂彩的新郎迎入轿中。她在一旁看着,也曾想过,若有一天自己也出嫁,来接她的会是怎样的一个人?窗外那声音渐渐远了,推开窗,一股淡淡的烟火味钻了进来,让她心中有些燥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