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她自己平日很少出门,但祖代居于此地,对这些古迹也算熟悉。加上平日里最喜欢读书,那些古文诗词极为熟稔,介绍起来引经据典倒也不会枯燥。
两人一路沿湖走着,聊得十分投机。她没想到周淮若看过的书竟然不亚于自己,心中暗暗吃惊之余,又添了些好感。她平日以书为友,最不喜那些脑中空空的男子,面前这人无论容貌还是学识,都毫无挑剔,欣喜之余却又觉得自己同他比,逊色了许多。
不知不觉到了晌午,两人都有些乏了,周淮若一指前方:“那里有间酒楼,我们进去歇息片刻吧。”两人走进酒楼,到二楼寻了靠窗的桌子坐下。
周淮若点了几样小菜,芩玉在一旁听着皆是自己爱吃的,诧异的看着他,却见他笑着说:“在明州时,我看姑娘口味清淡,便擅做主张点了几样,不知可否合你的胃口?”
没想到他居然如此此心细,她笑着点点头,道了声谢。她无意在周围扫了一眼,却发现不远处一男子正看向自己,仔细看去,他却慌忙将眼睛转向别处。她瞧着那人面生,想是自己多虑了,也未在意。
这厢陈应棠轻咳了一声,对弟弟说:“你总盯着人家姑娘看,成何体统?”
陈应林悄声说:“大哥,这位不是上次在苏家拜寿时看到的二小姐吗?”
“是又怎样?”
“她她旁边坐着男人!”
陈应棠瞥了眼弟弟,问道:“你何时这么姑婆?人家与一男子共坐难道有违礼法?”
陈应林挠了挠头,说道:“那倒不是,只不过苏家小姐如此凶悍,居然能有男子看上她,现在男子的眼光,啧啧。”
陈应棠不经意扫了远处那两人一眼,觉得那男子有些面熟,一时想不起来,嘴上说道:“你呀,还是好好想想回到家如何应付父亲查你的课业吧。”
见弟弟顿时愁眉苦脸,他转头看向窗外,突然想起那人是谁。大宋开国以来,与海外贸易日趋频繁,有几大家族包揽了全部的海运船只,海外贸易便被他们把控,其中一家在慈溪的姓周,而他的长子,便是眼前这位周淮若。
他隐约记得,周家家财万贯,这周淮若更是被他爹培养成经商的好手,以后必是要接下周家重担。而这位苏二小姐,就算她出身姑苏大家,跟周家比却远远无法相提并论,更何况从上次花园不经意听到那丫鬟所言,她还是不受宠的孙女。周淮若为何看上如此寻常的女子,他心中也确实有些想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