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老夫人唤她,芩玉抬头看了眼母亲,见她冲自己点点头,不情愿的走到老夫人面前,轻声唤了声祖母。
老夫人上下打量了她一番,虽然面上带着笑,那眼光不想看一个人,反倒像估一件东西的价。她笑着对一旁说:“玉儿现在也是大姑娘了,珍儿出了嫁,第二个就该她了。”
旁边三房媳妇郭氏察言观色,笑着附和道:“可不说呢,女大十八变,玉儿这会正是好时候,老夫人可得好好给她挑个如意郎君。”
芩玉听着这婆媳俩对话,不知为何头皮一紧,有种隐隐的不安。若说祖母突然冒出来的热情她猜不出原因,三婶可绝对不会有什么好心。别看整日脸上挂着笑,这府中最不能得罪的便是她。
她脸上挂着笑,轻声说:“祖母不必着急,玉儿还小呢。”
“不小了,你珍姐姐定亲的时候,还没过十五岁生辰,等祖母留意着,一定给你给你定个好人家。”老夫人脸上挂着笑,口气却不容违抗。芩玉只好口中先谢了,趁她们说话,逃回了父母身边。
秦氏心思单纯,听见老夫人要给芩玉说亲,还以为是好事,不由喜上眉梢。苏绍云却眉头一皱,刚想跟妻子商议,这时下人来报,说几个同僚已到门口,他来不及多想,跟着去了前院。
芩玉见父亲走了,母亲又跟一旁的大伯母聊着家长里短,自己悄悄出了门。离了那一屋子人,她顿时神清气爽,想了想此时大约也只有后花园没人,一路慢悠悠往那边走。
江南园林一向注重布局,苏府乃是王府改造,自然更讲究些。亭台轩榭的精雕细琢自不必说,光是后花园那不小的莲花池,就足以显示出非凡的气派。
她自小怕水,不敢离池子太近,爬上假山寻了个景色好的位置,掏出怀中帕子铺在地上,小心翼翼的坐下。因家教甚严,尤其在仪态方面不得有一丝马虎,一会还有寿宴,总不好蹭一身土去叫人笑话。况且,这身衣裙是母亲特意选了好料子新做的,目的便是让她在寿宴上多结识些适龄子弟。
想到这个,她不由叹了口气,看方才老夫人的口气,这婚事是推不得了,只不过不知道祖母如此着急是因何原因。曾偶然听父亲在用膳时说,三叔似乎有意调任京城。那些官场上的事,她虽未经历,却也听父亲说起不少,难道,老夫人突然管起她的亲事与此事有关?
正想着,假山下传来脚步声,起初并未在意,没想到那脚步声停在脚下,接着传来两人说话声:“老夫人过个大寿,简直要了我们这些人的命。”
“可不是,提前半个月就开始准备,昨个我半夜才回的屋。”
芩玉听声音,似乎是两个丫鬟偷懒,便也懒得听,只是接下来的话却令她眉头一皱。
“听说老夫人要给二爷家的玉姑娘提亲了。”
“真的假的,她不是一直不待见那家子嘛?”
“真的,方才我就在堂上,亲耳听老夫人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