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凄惨的刘协(3更)

“五日内,杨奉必定出现在潼关。”刘辩看向李绩,嘴角不自觉的微扬。

……

次日。

刘协东归路上,离开长安的第十四天,清早。

华阴地界,距离潼关不过三十里,某个密林深处。

此时,一身狼狈、蓬头垢面的刘协,正端坐在一块巨大的石头上,等待着外出寻找吃食的杨定归来。

由于后面有李傕的追兵,护送刘协东归的杨定不建议走官道,而是走的羊肠小路。

毕竟,如今的长安在李傕的保持下,附近百姓对他惧怕的厉害,即便百姓看见刘协,也必然会为了保全家小,将陛下举报。

刘协面对这样的遭遇也很无奈,可是没办法,他的手下……不,他根本没有手下。

下诏勤王已有一个半月,除了荆州刘辩,也就是刘协的那个兄长弘农王,诺大的九州竟没有一个诸侯来救他。

每每想到此,刘协总是忍不住泪流满面。

然而,即使有一位能力非凡的兄长,可刘协却不愿意面对,毕竟曾做出过对不起刘辩的事。

不多时,身披盔甲的杨定,带着二十余位将士归来。

这时,满面堆笑的杨定,提着一个口袋来到刘协身边,“陛下,陛下您看这是何物?”

顷刻间,刘辩看到口袋中的东西,满是激动的看向杨定,“杨将军不愧是护国良将,到了洛阳,寡人必会重重的赏你!”

殊不知,杨定手中提着的口袋里面,装着的正是栗米。

话说,刘协离开长安的十四天里,几乎从未吃饱过,更没吃过栗米,导致看到栗米的刘辩险些落泪。

很快,杨定将仅有的半斤栗米交给士卒,命他们去给陛下造饭。

就在这时,刘协趁着众人不注意,抬起衣袖拭去眼角泪水。

可几在同时,不远处传来阵阵马嘶,使得杨定与麾下将士警觉大起。

“你们保护陛下,尔等随我来!”杨定吩咐着,随之率领百余人冲出密林。

0456、凄惨的刘协

刘辩的神色落在李绩眼中,深知牧野、朝歌那边传来喜报。

不过,随着刘辩陷入沉思,李绩很是不解。

于是,李绩向刘辩拱手作揖,继而上前接过军报。

不多时,李绩拱手道:“主公可认为是张燕?”

李绩不认识张燕,更不认识王匡,倒是听说过黑山军最近的战绩。

至于荀彧信上所说,李绩却不好妄下断言。

“如果荀彧所言属实,张燕不无可能杀了王匡。”刘辩说着,夺过军报的最后一页,目光落在——时常抱怨听信小人之言。

旋即,刘辩指给李绩看,并说:“如果荀彧没说这句话,那绝对不会是张燕所为。”

话说,当初刘辩试图拉张燕入伙,正是以王匡做跳板、做说客。

可是,事实上自从刘辩与张燕见面开始,王匡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

但是,张燕所说“听信小人之言”,显然是在抱怨。

然而,张燕自从决定跟随刘辩,确实死了几万手下兄弟,可张燕并没有埋怨过,反倒面对刘辩充满了自责,甚至因为没有堵住袁绍,还做出负荆请罪的举动。

如此,张燕岂会因为死了几千、几万兄弟而后悔追随刘辩?

“这里面,必然存在蹊跷,或者是有不可告人的目的!”李绩看向刘辩,不敢确定地说道。

刘辩闻言不语,转眼看向那斥候,问道:“王匡死后,河内主事的可是苏护?”

“回主公,正是苏先生,还有掌管河内郡数万将士的都督张扬。”斥候如实说道。

汉末、三国时期,都督一职获得较大发展,开始逐渐成为司州及地方州郡的军事最高领导人。

张扬仅是河内郡的都督,却远远没有东吴大都督周瑜的官大。

只是,刘辩对这张扬不甚了解,更没有听王匡说起过,显然有点意思。

殊不知,刘协在东归路上,是张扬送来粮食,否则刘协极有可能饿死在洛阳城外。

“告知荀彧,命人查查张扬的底,若对王匡有不利的举措,当就地格杀,还张燕一个清白。”刘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