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肉丸”二字,梅丫喉间一滑,涎水止不住地往外冒。
徐琰也被这充满香味的字眼给怔住了,吃惯了母乳的他早已忘了油盐酱醋是什么味道,可他永远都不会忘记,它们是唤醒味蕾的必备之物!
走到行人来往较多的山路之后,杨氏和梅丫的速度很明显降低了不少,这条山路是村里人必经之处,路面磨得十分光滑,雨雪天气人行其上尤为危险,好在杨氏见惯了这种山路,寻了些干枯的稻草绑在自己和梅丫的鞋底上,防滑效果十分显著。
行走多时,终是到了徐府。粥食并不能顶饿,刚到镇上的时候梅丫就嚷着饿了,然而这些日子以来杨氏忙于耕种,没织多少布匹,赚的钱早就换了米粮,如今身无分文,给梅丫买个馒头的钱都没有。
好在梅丫省事,见母亲犯难,便说回到祖母家了再吃米饭。杨氏觉得对女儿不住,咬牙吞下了泪水。
明日便是除夕了,徐府中人忙进忙出,府门上贴了对联挂了红灯笼,红火一片,好不喜庆。
徐琰从包巾里探出头来,顿时就有冷气扑面而来,如利刃似的刮在他娇嫩的脸上。
徐府的院门较大,青铜铸造威严尽显,左右延伸开来的院墙约莫有六尺之高,墙头有青瓦覆面,彰显了主人家的奢华风气。院内有一株古树红梅,枝桠悉数越墙而出,尚未绽放的花骨朵殷红似血,无比艳丽。
徐琰目不转睛地瞧着眼前这座古色古香的府邸,不由感慨“眼见为实”这个成语着实奇妙,身临其境地感受了一遭古代宅邸的壮大,比从影视作品里欣赏要悦目得多。
古人对建筑的设计之严谨和崇敬,远比二十一世纪的设计师要专业!
这厢徐琰还在自我陶醉,杨氏早已领着梅丫迈上了大理石阶,两名正在擦拭石狮的小厮见此立马上前拦住了她母女二人。
一名小厮还未扔掉手里的抹布,便将杨氏往外推了一把:“村妇,作甚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