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茵吾妻亲鉴:
自上一封书信而来,已经度过月余时间。吾等乘船至半途,因暴雨至,河水涨流滞留于途。未免你担忧,擅自决定停信回家。幸喜月初到达省城,再无意外。因赁房等事宜纠缠,今日与你告平安。
虽然途中遇惊,却是福祸相倚,否极泰来,救人一命。
说来极为巧合,滞于中途暂歇于宝德寺时,吾常于后山花景繁盛处流连。
一日,吾坐在树下,看远处栏杆旁光芒闪耀,近前察看,原来是一五彩锦囊坠于花丛间,锦囊上缀宝石,照射日光,因此发光。仅锦囊已价值不菲,何况囊中之物?
自思:此乃他人遗失之物,我岂可损人利己,为这小小财物坏了心术?况且若是性命交关的物品,一时间遗失了,找寻不见,这一场烦恼不是小事,连性命都要丢了,也不是不可能。
乃坐下,守之。少顷,有个华服丽人带小丫鬟啼哭而来,边探边道:小儿病重,沉疴在床,到寺中盥手(洗手)烧香,求了平安符置于宝囊中,保佑他平安无恙,万福长青。不想遗失了。如有人拾取,可怜小儿,救还小儿一命。愚妇万般感谢!
为夫便将宝囊即时交付与妇人丫鬟,妇人泣涕拜谢而去。
虽不知小儿病痊愈否,料想其母言行,必然照顾妥帖,应当见好痊。若是吾未曾滞留宝德寺拾取宝囊,未知她二人能否找回?亦或是他人如吾一般?此事也似救人一命,解他于危难之间。吾心甚喜。
前日到达省城,吾等于城中经纪租赁房屋,正是七夕前夕,人来人往车马不绝,以致今日方整理完毕。
恰逢此夜七夕,姚颜重冯莫等几位友人邀吾城中游玩。
街市火树银花花灯缠绕,小摊店铺摆满了各种材料制作的磨喝乐(原为佛教八部众神之一的摩睺罗神,后来成为一种儿童玩具):有泥塑彩绘的、红纱碧笼裹罩的、也有金银珍珠、象牙翠玉装饰的,价值不一。上至达官贵人下到平民百姓都争相购买。
除了磨喝乐,还有用小木板制作的村落木屋,板上有人有物有众花草粮食的谷板玩具;有用油、面、糖、蜜制作的小人儿果食;
有雕刻成各种花样的花瓜等,这些物品手工都比乌镇所卖更为精致小巧,吸引得妇女孩童都流连忘返。
此时,更是后悔没有携娘子和毅儿同来省城。不则,你二人也可与我同享此乐。
此夜此时,不知娘子是否正对月乞巧呢?
想到此,吾便兴致低落不再游玩,回房与你写信告知吾的近况。愿你与毅儿平安。
甲午年七月七日深夜三更
刘子常”
明明不过在一省之内却月余没有丈夫的音信。花氏收到这封信后,是咬牙切齿发誓,待刘林回来,定要他好好涨涨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