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林连忙推拒“使不得,这大鱼定然富贵,舅兄尚需养家,只为我父子爱鱼而抛费银钱,这……”
花太爷任性道“买鱼花你家银子了吗?要你出力了吗?买不买是我的事,干你何事?书生就是酸!”
遇上不讲理的老小孩——丈人,平日自诩胸襟开阔以理服人的刘秀才也只能干瞪眼啦。
他很想说,虽然不是我出钱出力,但这不是送我的吗?我为啥不能提反对意见啊?
可惜,花家丈人和舅兄都是热情大方的人,只管送,不需要他的意见。
少顷,花家舅兄领着一对儿女回来了,他果真把那鱼王竞回了。用一特制的鱼篓装着,几个渔人抬回来的。
刘林带刘毅去劝说,花大舅豪爽笑曰“妹夫勿用多虑,待你回家哥哥雇几个人力给你抬去。”
刘林绝望,他是因为抬不走而拒绝吗?大舅兄每次都装不懂,真槽心。
两个表弟表妹年纪与刘毅差不多,现在还不懂事,一直是他的迷弟迷妹。
不过他们可不是生育困难才年幼,而是花大舅年轻时热爱游侠,执意出外闯荡,大龄剩男结婚晚才使得孩子年幼,不然照他这岁数,孙子也生了。
花大舅从怀中掏出一对碧玉小葫芦道“毅儿来,看舅舅给你买的小葫芦!如何?那日我一看便知它十分与你相配”葫芦通福禄,玉葫芦代表着舅父对外甥的美好祝福。
阳光照射下,玉葫芦闪烁一阵一阵光芒,触手温凉。刘毅甜甜道谢。
花大舅豪爽地塞入他衣襟。见父亲讲完正事,花询与花芸便偎依上来缠着他讲乡下的生活。
已近午时,花大舅一声呼喝一家人便欢喜开饭。
……
几日休假完毕,学塾重新开课。也许是过了新人期,看他人小无甚威严,众人都懒洋洋地提不起精神。
刘毅对此很恼火,试想,夫子在上头尽心竭力导致声嘶力竭,可堂下的学生却不领情,岂不是一片苦心尽东流?想想都难受。
又不好意思去向老爹诉说,不然,好似告状一般,自诩身为心理年龄而立之年的成年人没脸去做。
他暗暗琢磨了个主意,决定历练历练这些学生,受受教训。
这日,蒙班开课,刘毅示意堂下收拢课本,吩咐道“把昨日吩咐带来的短打衣袍换上。”
学生们面面相觑,不知这小夫子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见刘毅自己也换了短打,只好拖拖拉拉地陆续换上。
把这些学生分为两队,刘毅带他们浩浩荡荡地到了前日向吴里正申请的两块荒地里。
“诸位学子,俗语‘清明时节,麦长三节’如今村里村外都是一片繁忙。又有农谚道‘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众位长辈忙着春耕,辛勤劳动,我等是否应该出力助他们一臂之力呢?
夫子向里正申领了两块荒地,你们一队挑一块种下,种的越多长辈们就越轻松。学生们要尽力去做,不可懒怠。夫子会在最后进行对比,胜利的一队会进行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