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时辰不早,刘老结束话题,坐回树下。大人们呼喝孩子们入席。两家人坐在春风里相互敬酒,谈论时事,开怀畅饮,然后进行蹴鞠,关扑等活动。直到太阳下山,游兴尽了,方才收拾东西,缓缓回家。

清明假日颇长,第二日仍是放假。花氏便想要带着儿子回娘家,两人说好只过一天,第三日便一家人上刘林舅舅家拜访。

花家一家人生活在乌镇,镇上人家与村里相同,皆在屋檐下挂上子推燕,还充满情趣地插满柳条,虽然小坊幽深曲折,亦显得青青可爱。

花家老夫妻很是喜爱外孙,女儿自出嫁便嫌少回娘家,他老夫妻想的不得了。

前些年,一是天下大乱,不好出行;二是女儿总也不开怀,不能为姑爷诞下香火,生怕亲家休弃。如何还敢放言提出让女儿常回娘家?万一哪天回来娘家回不了夫家,那不是要糟?

现在,官府清明,日子太平,女儿也有了乖巧懂事的外孙,老两口恨不得长命百岁呢。

入镇不须交入城费,守门的卫军很亲切。往来行人穿梭如帜,非常热闹。因是清明节日,街坊集市中有许多卖麦糕、稠饧、乳饼、乳酪等食品的小摊、脚店(小店)。

敲敲铁环,是舅母龚氏来迎接三人。龚氏笑道“早便想着妹妹今日要来,你哥哥昨日便催着咱们一家人早早回家等你咧!”

花氏上前搂住龚氏亲热道“劳哥哥嫂嫂多记挂,妹妹这厢有礼了。”

看姑嫂这就走了,浑忘了后头两人,刘家父子俩只能无奈跟上。

一行人穿过走廊,正堂里,花氏老两口早已望眼欲穿。

“女儿见过爹娘”

“女婿拜见岳父岳母”

“孩儿见过外父外母”

一家三口行礼。

“快起快起,儿啊,可想煞外母了,怎么不多来啊?”老太太一把抓住刘毅,哭道。

这时老人家是避讳说死之类的字眼的,她若说了,倘若真死了,对刘毅是很不好的。

花太爷则在一旁斜睨道“你这老太婆,净是哭,可要惹得女儿一家都哭伤伤地才高兴?快别哭了,如今可比前些年好多了”

过了好一会,“这眼泪呀它不听话,让它别留还得等等。”花老太太才用帕子擦干眼泪。

舅母道“公公婆婆,儿已备好热水,可带小姑回房洗去一路灰尘。”

下来,一家人便分做两边。刘家

父子与花太爷一道,姑嫂俩则与花老太太一道讲些女子私房。

刘毅道“外父,怎么今日不见舅舅和表弟表妹?”

花太爷道“本是在家中专等你们,说是集市上出现了一条四尺长许大鱼,乃鱼中之王。你舅父想着你父子爱吃鱼,特意去买了。洵儿芸儿想早些见这奇鱼,便一起去看热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