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后嗣续,祭祀烝尝。
稽颡再拜,悚惧恐惶。”
不等容三爷再问,便解释道“人的身体发肤分属于“四大”,一言一动都要符合“五常”。心怀诚敬的想着父母对自己的养育之恩,哪里还敢毁坏损伤它(身体发肤)。孝顺父母应当竭尽全力,忠于君主要不惜献出生命……”
刘毅一口气念完,叉手而立。着实没有想到容三爷爷居然会出这么简单的书面问题,看他那板正的脸色结果却对他这么温柔,他还以为马上就能展现真才实学,打脸小看他的人呢!
容三爷问完这两个问题似乎满意了,道声不错。说罢,也不多言也不解释,他双眼一阖,腰背就往椅上一靠。
见刚直的他没有出言明确反对,大家便知道他是同意了。另两位老人郑锡和刘严平日与里正和刘秀才关系都不错,都笑道,“秀才公后继有人,小郎君往后中了状元,家门昌盛呢”
语气亲热极了,刘林再客气回答。你一言我一语,说好听的是捧场,难听了就是捧臭脚了。
“感谢各位爷爷和里正伯伯的厚爱,给了我这个机会。我自知年纪尚小,也许你们心里还有存疑。我只能说要真的看我是不是一个合格的好夫子,待我讲堂时,刘毅愿意让大伙都来瞧瞧,听听,给大家上一次公开课,看看我是否有真才实学给学子们讲课。”
刘毅为了完成对老爹的承诺,也是为了打消老爹赶考的顾虑,早几天就偷偷开始备教案啦。真金不怕火炼,解除了大人们的疑虑,以后才不会对他的教学产生掣肘。
两日后,刘毅正式开讲。
门外,村里人扒在墙边,贴上窗边,不分男女老少,人挤人一个挨一个地摞着,就为了能听清屋里夫子的声音。
门里,里正、乡老和一些有见识的男人们坐在屋里的最后一排。这是刘毅昨晚就安排好的。
刘毅站在刘林身后,身姿挺拔如松。刘林坐在前台案几前,介绍今日的主角,“诸位学子,过些日子夫子便要出一趟远门,是以,特意为你们请来了一位小夫子。这几月便让小夫子与你们试讲,为师会在一旁指导”
说完,刘林便起身退下坐到一旁另行安置的新案几前。
刘毅上前几步,没有像父亲那样坐下。而是站在案前道“我是刘毅,今后便暂代夫子一职,与你们一起学习。”
“今日首课,夫子便要问一问诸位,你们是为何而学?”刘毅抛出了一个在后世来说老生常谈的问题。
“爹爹的吩咐”
“为了好吃哒”
“为了祖父的期望”
“帮姐姐妹妹识字”
……
孩子们踊跃发言。嘈嘈杂杂。
“安静”刘毅只好用戒尺敲敲案前提醒“学子们回答时可以举手示意,我会点他答问。”
“听了你们刚刚一部分答话,我也了解了一些。夫子认为你们说的这些都对,也不对。”
刘毅迈步往下走,一边吟道“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此诗没有高深的用典,通篇白话,便是门外大字不识一个的老农民都能领会其中深意,更别说屋里已经开始得到刘林授课的学子们了。
“这首劝学诗今日便送给你们,虽然有点失于淡然,勤于功利。可穷文富武——读书考取功名却是我们寒门士子出人头地的一条绝佳出路。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是我们读书人向学的最高追求。
所以,读书不止是为了父母亲人的期望要求,更是为了你们自己。想想吧,考取功名为官做宰名留青史的是谁?是你们!你们才是最风光的那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