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见如故

萧妩不知一旁那侍女已将她的来历猜了个遍,她一见谢微就有结交之意,但闻门外书生们的议论声不绝于耳,仍是在谈论韩王留京之事;又见谢微似为外面的喧哗所扰,偏过头去留心那些议论,于是悄悄在谢微耳旁笑语道:

“五皇子今年才十五岁,寻常人家尚且听闻多有溺爱幼子的,圣上爱子心切也是人之常情……”

言语中未尽之意是:哪里就如读书人议论的那样眼看着就到了废长立幼的地步呢。

谢微侧头瞧了她一眼,若有所思。萧妩所言,似对那领头议论的书生不以为然,但言辞稍显含蓄,神态间也略有不自然,与初见的明爽大方形成反差,倒让人觉得她其实颇为忌惮外头那书生似的。

心思百转,却只是在心头略过,不曾留下几分痕迹。也许是上学时形成的习惯,无论睡意朦胧,或是心不在焉,都极少能让谈话者看出端倪,所以无论在谁的眼中,她都是最好的倾吐对象,这也许也是一种倾听的天赋吧。

萧妩见她专注聆听的姿态,觉得天真纯稚,可亲可爱;顿时忘了眼前之人是初见时惊鸿一瞥之下端庄典雅的夫人,而是将她视为偶或结识的小妹子。她是家中独女,没有兄弟姐妹一直引以为憾,与谢微一见如故,竟是越看越觉得亲近。

但见谢微似对书生议论有几分好奇,萧妩也将所知所闻的皇家事细细地为她讲解。

当今天子的五位皇子中,嫡长子被立为太子;二皇子与三皇子的母亲皆是年长无宠的妃嫔,又没有显赫的外家暂且不提;四皇子幼年丧母,养在继皇后膝下。然而皇后只代抚育之责,却未将四皇子记在名下。

今岁四皇子年满十六,皇后即请旨让其离京,皇帝亦是应允了。

群臣原先以为皇帝对四皇子的态度是摆明了立场:不想再有一位中宫嫡子,以免动摇东宫太子之位。是以,早早就让四皇子受封出京。

怎料得,在五皇子一事上,皇帝的态度就完全不是一回事了呢。

皇帝哭着喊着说舍不得幼子,又在大殿之上眼泪汪汪地拉着程将军提起不久前的一桩旧事,动之以情。

程将军有女,年十六,殊丽无匹。皇后闻之,思及宫中久未纳新人,遂为天子求之。

程氏夫妇爱女如命,当然舍不得女儿在宫中蹉跎年华。程将军自恃与皇帝有过命的交情,梗着脖子顶了回去,说小女年幼,还想再留两年……

当然了,以上叙述都是经过了谢微的转译,夹杂了内心吐槽后的版本。

按理说朝堂之上的事,也不是萧妩这个女儿家能知晓的。

偏偏那个程家小姐,在京中颇有盛名。她是京中数一数二的美人,父亲是当朝一品将军,皇帝的股肱之臣。

说句不好听的,龙椅上那位曾是他出生入死的兄弟,如今反过来肖想他的闺女,天底下哪有这样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