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是一位在铺中寄售书画的孙秀才,近来有了些名头,有人慕名前来相邀。孙秀才为利所动,就想与“妙手偶得斋”毁约,另寻他就。
听了陶掌柜的回禀,谢微淡淡道:
“那就让他走吧。”
人无信则不立,为了蝇头小利即可背约之人,何必强留?
陶掌柜了然,出去吩咐任孙秀才自行离去,不必为难。
在“妙手偶得斋”寄售书画都要签订文书,按理说期限未满,可以拿到衙门状告孙秀才不守信约的。陶掌柜倒不是自作主张,而是因循谢家大姑娘定下的旧例。
昔日曾有一位书生欲另择高就,陶掌柜原是忍不下这口气,打算拿捏着文书让他好看,却被他家姑娘劝阻了。
陶掌柜原想不通此节,不想一年之后,那书生就高中了,还备礼让人送到了字画铺。他方知姑娘高瞻远瞩,非自己所能及,从此更加唯命是从。虽说他想不明白,姑娘结了这个善缘,为何又不让他回礼,反而嘱咐不可再与那已经入朝为官的书生攀上关系。
恰巧谢微也在想,谢家大姑娘的这间铺子,究竟只是为了接济贫寒的读书人,还是借书画等风雅之事为名,进行人才投资?
21世纪最缺的是人才?
错,无论哪个年代,人才都是第一阶梯的资源。
遥想春秋战国,得一人可令积弱小国奋发图强称霸天下。所谓国士无双,亦是可以一己之力左右天下局势的人物。但封建社会逐渐成熟后,随着君权的集中,皇帝也会加强对臣下的控制。名头太响、风头太劲、拥趸太多,都不是什么好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