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微想着,这雅间的隔音效果确实一般,但她本就是正大光明地为偷听前来,倒是正合她的心意。只是不知那些影视剧中时不时在酒楼密谈的人,可也是相差无几的环境效果?难道就不怕这边相谈未完,那边对头们早已了解得一清二楚了?
约莫听了一盏茶的时间,大约得知二楼上的那七八位读书人是结伴而来,领头的或许有几分声名威望,一时倒形成他一人主讲他人附和的局面。
那人也是个不怕作死的,今儿闲聊的是帝王家事。
本朝国号大夏,不是大夏龙雀的大夏,当然也不是尧舜禹之后,夏传子家天下的那个夏。
大夏王朝传世一百三十多年,一直顺风顺水,直到先帝继位后开始作妖,险些动摇了国本,江山社稷毁于一旦。
而当今的天子当时还是太子,在政变之中幸得群臣拥戴,方才化险为夷,在外荡平叛乱后回京收复失地,将宫中谋逆之党一网打尽。
治国上也一扫前朝阴霾,励精图治,因此,当朝皇帝勉强算是个中兴之主。
当今天子有五子,太子是先皇后所生的嫡长子,继后无所出,而余下诸皇子中惟有韩王最得帝心。这就是那些书生今日热议之话题了。
有句话说的是,皇家没有家事,皆是国事。
如今四海升平,京中局势最引人关注的莫过于储位是否有变。
韩王是皇帝的幼子,乃贤妃所出,母子二人圣眷优渥,长盛不衰。
书生门文绉绉地引经据典,几乎要将古往今来废长立幼的例子数遍……谢微在心中翻译了一下,归纳大意为:
二皇子与三皇子十八岁封王,随后就离京去了封地;开春后,四皇子也收拾包裹滚出京城了;如今最年幼的皇子已受封韩王,偏死皮赖脸地呆在京城不走。
前些时候,大臣们上书,让韩王离京就藩。偏是皇帝溺爱韩王,称他年幼,想多留在身边几年。
这显然不是好的预兆,皇帝宠爱贤妃,恩及其子,搞不好年老糊涂就要重蹈覆辙,动摇国本。
谢微听着门外的议论渐渐慷慨激昂,颇觉有趣,听得正入神处,忽然听得一声惊呼,门前有人滚落了进来。
程蕙子衿等俱是大惊,待高声唤人,却又恐暴露了姑娘在此处的行踪,一时踟躇,却已瞧清了跌坐在地呼痛的是位陌生少女,方才略略放下心来,却仍是挡在谢微身前不敢大意。
想是伙计退出去时忘了将门扣好,有人倚住了门时不慎就跌落了进来。
少女起身后,目光在屋内扫了一眼,她只能瞧见谢微的侧后背,依稀瞧出是位夫人带着婢女出行,当下也松了一口气。
婉言赔礼道:“小女子无状,冲撞了夫人,还望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