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三暮四

家有藏宝 林落风痕 1721 字 9个月前

掌柜愁得快把胡须拔光了。先不说姑娘提出的那几个要求,就是光女子这一条就难了,若真有青春妙龄的女孩儿困于生计,怕也只会进大户人家当使女,不会到市井之间让人指指点点。

没法子,他还是只能张贴告示,碰碰运气。珍宝阁名声在外,竟是一下子来了五人,然而都是平日里走街串巷给人帮佣的中年妇女。

掌柜的想着除了不是男子这一条,其他都对不上,怕是无法跟姑娘交代。然屋漏偏逢连夜雨,就这么个节骨眼上,还给他又折腾出一桩麻烦来。

谢微走进来时,听见她们正争执着工钱、绢帛、米粮等等,心中好奇。她是有过耳闻,官员的俸禄常计为多少石的禄米,而唐朝时,丝织品也在充当着一般等价物。

但从她来到的这个时代的货币流通情况看,实在想不出铺中结算工钱不用现银或铜钱的道理。

掌柜的听伙计禀告后,苦于脱身无暇,只能让伙计先请姑娘移步内堂。然而谢大姑娘却想听听眼下这场热闹,掌柜的只得听命,连忙让人移了一道屏风过来,让谢微等人端坐在屏风后。

珍宝阁中有两位厨娘汪氏与黄氏,工钱是每年结算一次,一年前说好的是给一石米,三两银子。

前年粮价格连着上涨了数月,所以两人才会主动提出一半工钱用米粮来结算。

但如今粮价稳中有跌,她们心中不太乐意吃这个亏,反倒是听闻京中绫罗绢帛价格有所上涨,故而提出将一石米换成吴绫与素绢。

掌柜的厚道,以一年前的粮价,折合成三两半银子,按两人各自所求,给黄氏两匹吴绫,汪氏则得了五匹素绢。

可东西拿到手上,汪氏想着素绢常见,吴绫却较为难得,于是心中生出反悔之意,不好明说,只说要用那三两银子换成吴绫。

布匹绸缎都只能成匹出售,裁开来就不值钱了。两匹吴陵的价值超过三两银子,汪氏的意思是占些便宜,只算三两就好。

未等掌柜的说话,黄氏就不答应了,嚷嚷道她也喜欢素绢,要掌柜的给她一匹做添头。

掌柜无计可施,看着两人道:“既是如此,你们将手中的吴陵素绢交换,各自得了心爱之物如何?”

黄氏是不肯的,汪氏本想要吴绫,眼下却又迟疑了。事到如今,竟是无论掌柜的如何调解,两人俱觉得只有自己吃亏的份。

“既如此,还是按一早说好的,两人下去各领一石米,三两银吧。”

清越沉静的声音从屏风后传出,一锤定音。

掌柜的慌忙应是,两位厨娘此时也知晓了屏风后面坐着是东家,不敢太胡搅蛮缠。只是两人退下时,脸色都不太好看,汪氏悻悻道:“说好的吴绫素绢,怎么又反悔呢。”

偏偏这会子厅中安静地很,竟是人人都听见了,另外那五个围观的妇人,本是想来谋个差事,一路听得云里雾里的,心中既是艳羡珍宝阁的待遇,但先前掌柜的态度已让她们明白恐怕难以入东家的眼,这时也不禁咋舌:这汪氏脸皮之厚真是令人大开眼界,三番五次反悔的究竟是谁?

谢微当即吩咐道,若是两人坚持,掌柜的可着人领着她们去粮食铺折算成银两,然后去布庄采购所需之物。然而眼下粮价恐不到三两银,而去买绫绢更是很难将价钱压到掌柜算的这么低,便宜赚不成反倒要蚀本了。两人沮丧之时,听到屏风后传来淡淡的声音,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