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两银子

家有藏宝 林落风痕 1818 字 10个月前

“城东纪家的秘制烧鸡,一只三百五十文,买三只一贯钱,店家饶五十文。

买五只,给店家一两银,可找回五百文,饶二百五十文钱。”

谢微眼前一亮,心中顿觉几分惊喜。

不仅为这一丝不苟的作风,而是这两行字在谢微眼中就是两个等式,直截了当地交代清楚了这个时代的货币兑换比例,即:

1两白银=2贯钱=2000文

与之前所料不差,古代一两银与一贯钱的兑换,由1:1到1:3皆是常见,只要不遇上通货膨胀或是货币改制,大约相去不远。

再看落款人的名字,“兰芝”二字甚为耳熟,唤人上前看过,竟然就是那个站在树下数落叶的小丫头。

且不管她一个瘦弱的丫头,为何一次要吃五只烧鸡。如此人才,怎能屈居粗使丫头之役?

谢微打定了主意要提拔这丫头,对于上了心的人,她素来是愿意多花上几分心思的。眼下尚不知府内的职场环境如何,未免惹得其他人眼红耳热,她想着不如选个迂回些的法子。

她吩咐取三百五十文钱交与兰芝,让她买只烧鸡回来。又取了一锭碎银子,约莫一两五钱重,问可有人愿去东市去买醉仙楼的梅子冻。

这是静姝写的,乃醉仙楼大厨的拿手绝活,一盒值一两银。姑娘昔日尝过一回后,称赞了几句。

眼前摆着个效力的机会,愿意争先的人自不在少数,却被一个姓刘的老婆子抢到了。倒不是看她长得粗圆健壮,不敢与她相争,而是刘婆子原是跟着谢微母亲陪嫁到谢家的,颇有几分资历。

两人领命出府。

过了半个时辰,兰芝先回来了,奉上烧鸡一只,以及钱五十文。掌柜的见她眼熟,又诧异这回只要一只,竟还是饶了她五十文钱。

好丫头……如此说来,她以往买烧鸡,还真是三只五只一买的。

接着就是等刘婆子,这一等又是一个时辰。

终于等到刘婆子神清气爽地回来,笑容可掬地将糕点盒呈上。谢微神色淡淡,并未有言语嘉勉,待蕙儿接过雕花的食盒递到面前,才打开瞧了一眼。

琥珀色的糕点晶莹剔透,瞧着有几分像寻常的山楂糕,个头却比铜钱还小上几分,一盒仅得六个。

这糕点算不得远近驰名,成本尚不及装糕点的食盒,只是做起来费时,那位大厨每日也就早起做上一盒,然而晌午过后去买,多半还是能买到的。

谢微曾看过现代无聊人士写的一篇稿子,列出的据说是世界上最贵的巧克力。除去附加的金箔宝石的不提,单论巧克力的单位重量价格,这一盒糕点也尽数买得起了。

打个通俗的比方,在歌帝梵门店买一盒两千块钱的巧克力,里面只有六颗装的松露巧克力,那么大概有1700是买盒子的钱吧。

有钱确实是好。如此浮夸的糕点,若是想天天买,单凭匣中的银票,也够买上一百三十多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