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九章 只想以直报怨

隐龙惊唐 八无和尚 1228 字 9个月前

李师虽然追随李沐,有拥立、潜邸之功,也有不少战功,但想要入军机,那还差得很远。

所以,李沐需要为李师添上一笔足以服众的军功。

这样,至少李师可以在以后有资格入军机。

西南战场打到现在这个局面,赢肯定是赢定了。

十八万大军,有神机、神策两卫参战,灭区区党项已经是手到擒来。

关键之处在于,吐蕃。

怎么打,打到什么程度,这就是李沐给自己的考验。

所以,当李师一得到松赞干布父子先后陨命的消息,立即做出了决定。

他甚至不向朝廷上书战术方案,直接就做出了出兵决断。

也就是说,这个时候,李沐还刚刚回到长安。

十八万唐军全军西向,三路出击,进攻吐蕃。

所谓艺高人胆大。

李师、李沂、韩威三人,都是胆大者。

先不说始作甬者李师。

就说韩威,他敢逆旨不予抵抗,率西南军团撤退至大散关,至西南十数州之地沦陷,这个胆子显然不比李师小。

但他确实做到了,以不足六万军队,生生将吐蕃、党项二十多万大军挡在大散关以西。

而李沂就不用多说了,他最大的梦想就是领兵驰骋疆场,而不是在长安身居高位,做个安乐郡公或者郡王。

面对如此战机,要让李沂恪守仁义之道,不去“欺负”吐蕃孤儿寡母,恐怕普天之下,也就只有李沐能拦了。

天高皇帝远,没人能拦得了。

问题是李沐想拦吗?

若论对李师、李沂心性的认知度,恐怕大唐还没人比李沐更了解。

既然做了这种安排,李沐的心思不言自明。

李师的出兵命令,得到了李沂、韩威的全力支持。

征伐吐蕃的战争,就迅速暴发了。

李师确实够拼命,他甚至连后备队都不留下,三路齐进。

要么不鸣,一鸣惊人。

三日后,韩威破栖鸡、老翁等城,击溃吐蕃守军五千人。

李师攻破维州,歼敌一万八千人。

李沂过大渡河,占领诸济城,杀敌七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