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也不会主动去请他们征询意见。
李沐的奏折中,唯一被李世民采纳的就是知会伏俟城李大亮部,令其戒备西边吐蕃和北面西突厥的异动。
可伏俟城李大亮部只有八千人,镇守伏俟城刚刚够,用作支援只能应急。
……。
半个月后,六万唐军到达预定地点。
随即向高昌境内发起了攻击。
由于大唐朝廷上下一致的轻敌,甚至连民夫都没有征集。
大军的补给完全靠军队自己的骡马、牛车携带着。
所有人都认为只要大军一到,高昌王就会束手投降。
当然,以前确实如此。
西域小国时不时地会对大唐边境袭扰寇边。
但真要是大唐派大军到了,就都一个个老实了。
事实也是如此,闻听唐军到达,高昌军队纷纷北逃。
唐军如入无人之境一般,数天后,唐军直达高昌都城交河城。
六万大军分三面包围交河城。
李沂率神机右卫包围西城门,薛万均领左右屯卫负责南、东二城门。
围三厥一,留出北门。
用意是逼迫高昌军队出城北逃,再以骑兵追击。
照理说,高昌破灭在即。
所以,交河道大总管薛万均甚至不用商议,就下达了次日一早,三面城门同时进攻的命令。
薛万均出身名门,是前隋名将薛世雄第三子,之前一直追随秦王李世民。
他也是薛万彻的兄长,而薛万彻却是李建成的心腹。
玄武门事变发生后,薛万彻和东宫翊卫车骑将军冯立、屈唾至直府左车骑谢叔方率东宫、齐府精兵两千人赶来,猛攻玄武门。
薛万彻见久攻不下,便扬言率军攻打秦王府,秦王府将士闻言大惧。
若不是此时尉迟敬德持李建成、李元吉首级赶到示众,恐怕李世民想当皇帝的梦想,也就一江春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