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三章 高昌生变

隐龙惊唐 八无和尚 1211 字 9个月前

也就是说,当时候君集是捡了个便宜的。

可现在欲谷设还没有成为西突厥可汗。

西突厥大权依旧在咥利失可汗手里,依咥利失可汗的心性,支援高昌的可能性很大。

六万唐军攻灭高昌问题不大,可如果西突厥派兵南下,支援高昌。

那势必会打成消耗战。

在国家利益面前,李沐没有犹豫。

迅速与魏征、苏定方等人商议之后,联名向朝廷上疏。

考虑到大军已经成行,想要撤回的可能性不大。

所以,奏疏上劝谏李世民加派军队,令伏俟城李大亮部做好准备,随时接应薛万均部。

之后,李沐书信一封,派人送去李沂手中,将其中的凶险与李沂说明白。

李沐向长安常绿云传信,令她抽调人手,配合北域狼牙卫分支,对高昌、西突厥进行渗透,给李沂以情报支援。

同时,李沐令苏定方加紧训练新兵。

在李沐心里,神机右卫一样是自己的嫡系,容不得有危险,弟弟李沂更容不得有危险。

……。

李沐的奏疏,如同一块石头扔进池塘,在朝堂上只是溅起了一朵水花,瞬间消失不见。

除了几圈涟绮之外,什么都没有留下。

相较于李世民的踌躇满志,朝堂中文武百官,因百济、倭国的大捷,而显得自信满满。

确实,以六万精锐攻击一个只有三四万军队的高昌,与其说是战争,不如说是逼降来得更准确些。

在朝臣的心里,这场战争可能比百济、倭国两场大捷来得更轻松。

至于李沐奏折中提到的西突厥有可能救援高昌,众臣都选择性地忽略了。

其中一部分是不想去泼李世民的凉水。

也有的是认为西突厥近几年内乱纷纷,早已自顾不懈,哪会有余力支援高昌。

当然也有象房玄龄这样脑子清醒的。

可他们人数太少,独木难支。

已经被胜利的渴望冲昏了头的李世民,哪会听得进去不同的声音?

而象李靖、李勣、秦琼这些老将,早已闭门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