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敢,赵破奴他们不是良将么?为何不多加栽培?
此次回京之后,他一定要陈奏朝廷,希望刘彻下诏命各郡推举贤才。
“如各位所言,也正是本官所虑,陛下定会广纳贤才,我等皆陛下股肱之臣,推举良将,当责无旁贷。”
卫青道。
赵破奴闻此建议又道:“依末将看来,那侍中霍光,相貌奇伟,心胸又大度,喜武知兵,倒是颇有景桓侯之风,大司马何不向陛下举荐一下,令其担当重任呢?”
“大人又不是不知道,他与本官可是有所关联……”
卫青的话还没有说完,公孙敖就接上了话道:“自古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大人如觉得不方便,就由下官直接面奏陛下吧。”
卫青点了点头。
公孙敖早已是朝廷老臣,如果由他来出面的话,自然少了许多是非、口舌。
夜已经深了,卫青举杯站起来对大家道:“今日难得闲暇相聚,大家喝完这爵中之酒之后,都歇了吧。”
第二天一早,下起了朦朦细雨,卫青忽然起了雨中踏青的意念。
他邀集几位同行,换车乘马,这么披着雨丝,朝着邑外去了。
赵破奴道:“桃花雨最是入骨三分,纵大司马不比当年之勇,还是待雨住后再外出不迟。”
公孙敖也劝卫青还是谨慎为好。
“呵,本官自任军职以来,风雨数十年过去了,还怕这细雨么?”卫青说着话就出了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