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二十六 攻贝州(四)

陶林想了想说:“官人一直说粮食不够吃,百姓就会造反。咱们大宋这几年接连遭灾,辽人那边听说也不太平,只怕粮食也不够吃。若是他们再拿粮食造酒,那粮食可就更缺乏了,到时候辽国内部必然会出事。”

李不弃说:“对。辽国乏粮,若是自己挺着必然内乱,若是想从大宋抢,呵呵,河北有四十多年没打仗了吧?再不打一仗,只怕从上到下就都不知打仗是怎么回事了。”

说完,李不弃竖起了鞭子,身后跟的两个骑兵斥候号手立刻拿起喇叭吹了集合号。这喇叭是李不弃按照后世学校鼓号队的喇叭形制打造的,与现在军中指挥用的号角声音不同,也不会干扰步兵的指挥,声音却传得很远。一会儿功夫,先是振武军斥候,然后是河北禁军都在李不弃身后列队完毕。一清点人数,河北禁军少了两个人,想来是倒霉给城墙上的弓弩射中了。不过这样小的损失相对于吸引城上的火力的效果来说还是可以接受的。

此时官军大队已经进入了弩箭射程,弩手留在原地对城上进行压制射击。每次发射都让人觉得日光一暗,就看到一蓬黑压压的箭雨洒在城墙上,这也算是大宋时代的火力覆盖吧。同时一架架床弩也不断把标枪发射到城墙上,精铁铸造的枪头没入了女墙只留下折断的枪杆,似乎凿穿了构筑女墙的砖石。

但是城上的羽箭和标枪更加猛烈地射下来,箭矢交错,在战场上空形成了大片的阴霾。

盾牌手继续推进到城壕前,一些人把装土的麻袋和柴薪扔到被放干了水的壕沟中把壕沟填平,有的把濠桥推到壕沟里搭起桥梁,然后蜂拥冲过壕沟。很多人冲到了城下,但从城墙和两侧马面上射来的箭矢让盾牌也不能对他们提供充分的保护,而盾牌和重甲面对城墙上投下来的石头和灰瓶更是失去了用处。这下李不弃对马面的用处有了直观的认识,开始考虑是不是以后在必要的时候修几个楞堡出来。

城下众多的弓弩也给守军造成了重大的杀伤,李不弃不断看到有人稍微探出一点儿头来就被射中翻落城下。终于云梯到了,云梯顶端装了铁钩可以紧紧抓住女墙,防止云梯被掀翻。官军士兵举着盾牌爬上云梯,虽然不断有人中箭或者被石头砸下来,但是仍然前赴后继。可是突然,李不弃看到从城墙上浇下一大锅液体,立刻被溅到的士兵像被杀虫剂喷到的昆虫一样纷纷跌落下来。接着一个火把扔下来,整个云梯都燃烧起来。一些人身上着了火,跌跌撞撞想把火扑灭,哭喊声离这么远都能隐隐听到。

有些地方倒下一锅液体倒是没有放火,但是李不弃猜想那是煮沸的屎尿。这东西若是给浇到身上,就算当时不死,过后也会因为感染死得苦不堪言。大面积烫伤再加上严重感染,就算后世有抗生素都不好治疗,放在大宋那就根本别想治好啊。

另一些云梯本来牢牢勾住城墙,可是守军在城墙上竖起器械,撞击铁钩,把铁钩撬起来,然后用推杆把云梯推翻。

冬天刮着北风,一股浓烈的焦臭和骚臭混着肉香和血腥的奇怪气味儿顺风飘来,李不弃扭头看了看振武军的斥候骑兵和自己的护卫,一个个脸色都变得难看之极,当然那帮河北禁军骑兵也好不到哪儿去。

这时从南面又传来号角的声音,大胡子军官喊道:“总管增兵了。”

李不弃连忙调转望远镜看过去倒吸了一口冷气。这城下还有那么多兵,你这时候往上填肉搏步兵做什么,挤在城下给人家当靶子?现在需要的是弓弩手啊。

李不弃一扯缰绳就要去阻止部队前进,但是转念一想还是忍住了——现在去干预指挥十有八九要背黑锅,还是省省吧。总要让明镐尽兴一次。

深吸几口气,他平静下来,对两个指挥使下令:“好了,这里没有我们什么事了。我们回原来的位置。”

回到望台,见明镐正襟危坐在李家木器作坊出产的官帽椅上,潇洒地端着一杯热茶慢慢地吹散表面的浮沫,这幅不急不躁的样子真是尽显儒将风度,让李不弃佩服地不行。

明镐见李不弃走上台来便站起来笑道:“李军监辛苦,便坐下歇息,安心看官军破贼。”

可是仿佛打老头儿脸一样,一个传令的小校跑上来报告:“报,城东神瑞军伤亡甚大,支撑不住,退了下来。郝将军正在准备再次进攻。”

明镐两眼一瞪:“无令而退!把神瑞军后退的都头以上都砍了!传首四城。命郝质即刻在此进攻,无令后退者杀无赦。”

传令小校一个寒颤,连忙领命去了。李不弃扫了一眼望台上几位军官,脸色也都如死了老子娘一般。明镐却转身吩咐旗牌官:“擂鼓!命令加紧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