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郑朱的厉声责问,李斯看上去一点都不担心,整个人似乎已经开始习惯了在这种场合发表意见的感觉,说话的时候也自如了不少。
“郑卿此言,虽然听起来似乎是有些道理,但若是站在全局的角度上来看,却又未免过于片面了一些。”
这个反驳自然是让郑朱气得满脸通红,要知道郑朱负责赵国外交工作也有二十来年了,也算得上是赵国的老外交官了,自认为也是如今大陆上鼎鼎大名的纵横家了。
可现在就是这么一个年纪比郑朱年轻了几乎整整一代的小辈嘴里口口声声的说郑朱看外交问题过于片面,这如何能让郑朱忍受得了?
郑朱当即就开口对着李斯喝道:“李卿,汝竟敢在大王面前如此狂言!若是汝这次说不出个好歹来,吾便要请大王治一治汝这信口开河之罪!”
坐在王位之上的赵丹皱了皱眉头,适时的开口道:“好了,都不要吵了,都是寡人和赵国的重臣了,还在这里吵吵嚷嚷,成何体统!”
看到两人都闭上了嘴巴之后,赵丹又沉声对着李斯说道:“李卿汝有话就好好说,不要说其他的东西了。”
看上去似乎是在责怪李斯,但实际上却有些保护李斯在内,毕竟这话都没说呢就和赵胜以及郑朱都吵过了,等到话说完了,岂不是把所有人都得给得罪光了?
说实话,这也是法家官员们的通病,那就是非常非常的容易得罪人。
法家官员们极其重视规章制度和皇帝的法令,通俗的说就是喜欢当皇帝的忠狗,甚至不惜为了皇帝而和那些同为官员阶层的其他赵国官员们为敌。
这就导致同僚们往往都会对法家官员的观感都非常的差,一旦有机会便会对这些法家官员们群起而攻之,力求搞倒搞臭。
只要翻翻史书就会发现,像什么李斯晁错张汤桑弘羊这些法家代表人物基本上都是如此,活着的时候不被同僚待见,只要被君王所放弃就只能是必死无疑了。
虽然说李斯和郑朱的矛盾现在肯定还没有到那一步,但是赵丹也并不希望自己的大臣搞得你死我活的那个地步,所以才特地说话警告了李斯,就看他自己能不能够体会了。
李斯听到赵丹的话之后应了一声,也不知道有没有听懂,立刻十分恭谨的说道:“大王,臣刚才之所以那样说,其实是有原因的。臣的想法其实非常的简单,的确现在我国虽说是非常强盛,但也并不足以独立灭亡魏国。可是……若是大王联合其他国家,趁着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一起攻击魏国呢?”
李斯的这番话一说出来,整个大殿之中顿时就是一片安静。
“大好机会?”
一听到李斯的这番话,在场的赵国大臣们不免瞬间就有些蒙了,纷纷向李斯投去了疑惑的目光。
但是赵丹却并没有这么想,恰恰相反的是,赵丹的眼睛反而亮了起来,整个人看上去似乎提起了不小的兴致,对着李斯说道:“李卿,汝且说说,究竟是如何一个灭亡魏国的方法?”
李斯有些激动的说道:“大王请想,如今的魏国由于段干子弑君的缘故,其国中必定是人心浮动极为不安。大王作为天下霸主,又乃七国之盟主,理所当然的要对段干子这般行为进行纠正并彻底的消灭段干子这个可耻的叛徒。”
“因此,大王完全可以用诛杀逆贼段干子这个大义名分出兵,随后命大军行吞并魏国之实便是!”
李斯的话音一落,大殿之中的其他赵国大臣们脸上不由的都露出了震惊的神色,看着李斯的眼神顿时都开始有些不对了。
要知道无论是赵胜也好廉颇也罢,他们的计划要么就是想要得到名声,要么就是想要得到魏国的土地。
李斯倒好,提出来的意见不但想要得到名声,而且还要将偌大的魏国连根拔起,彻底消灭!
赵胜忍不住开口对着李斯说道:“李卿,汝年纪轻轻没有经验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毕竟是在商议军国要事,汝可不能如此在大王的面前信口开河呀。”
赵胜的这番话,一半的确也是有着好言相劝的意思,另外也不乏敲打和警告,意思就是虽然大王允许你参与到了这个讨论之中,但是你毕竟资历太浅年纪太轻而且能力也不够,还是乖乖的闭嘴,让我们这些成熟的、有能力的人来解决这件事情就行了。
但是李斯自从成为中尉到现在已经当够了木头人,等了不知道多久才等到这样一个发言的机会。
李斯的心中非常的清楚,自己能否摆脱掉如今身上这个代理中尉的头衔,并且能够让自己真正的获得和其他六名赵国重臣一样参与到讨论军机大事之中的权力,完全就在今天的这一次赵丹破天荒赐予的开口机会了。
在这样的机会面前,不要说是区区的相邦赵胜,就算是李斯的亲爹和祖宗们在这里对李斯厉声呵斥,那李斯也同样要把自己心中的这番话说出来,让所有人都知道我李斯完全有能力成为这赵国政坛之中的重要一员!
一想到这里,李斯整个人突然变得沉静了下来,朝着赵胜微微一笑,不急不忙的反问道:“李斯不才,在此想要请问平原君一句,不知道平原君究竟是如何认为李斯的意见不合适呢?”
一旁的郑朱皱了皱眉头,说道:“李卿,如果大王真的出兵以帮助魏国讨伐乱臣贼子的名义来攻伐魏国,并且将一路上所有的魏国土地收入囊中,以如今我国兵力的强盛那的确是可以做到的事情。可是问题在于,汝如何能够保证其他的国家就会一定会对此袖手旁观,任凭我国吞并魏国呢?若是不能做到这一点,那么汝的这个意见便是误国之谈!”
郑朱的最后一句话对李斯提出了非常严厉的指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