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四章 存款付息

大明钉子户 九祯 2194 字 10个月前

厨子当然也留下了,吃过了南京风味的午饭,王越还算满意。南京的口味比苏杭地区的略重,更适合北方人。

饭后,王越听取了李传新和贸易公司、银行及报社等负责人的工作介绍。

军事调查局目前是王越手中唯一的情报组织,不仅仅要调查军事情报,还有其他方面的情报搜集。

毕竟大明的军事力量对天策军的威胁并不太大,以南京为例,南京京营加上守城的兵力仅七千一百人,以天策军海军和陆军的攻击能力,算的上是不设防的城市。其实南京周边还有不少卫所,这些兵力加起来,那数量就很可观了。

因为要在南京开设银行,为保证资金安全,王越打算要在南京保持一定的军事存在,兵力不少于五百人。

“大人,南京城里的景象您也看到了,要想拿下合适的路段还真不是那么容易办到的。”上海贸易分公司经理张忠皱着眉道。上海贸易分公司目前的运营范围就是应天地区,另外还有浙江。

按王越的意思是要在南京这样的大城市,于繁华路段建设类似于后世百货商店那样的大卖场,以此来树立城的品牌形象。

王越不置可否地道:“没关系,慢慢来。”

他当然知道,城市里的黄金地段肯定大多在那些大户及勋贵手里,这和大明的土地多集中在士绅手里的道理一样。

饭要慢慢吃,王越首先瞄准的是商税,以此为切入点逐步实施他的改革计划。任何大的措施,都是需要资金支持的。王越虽然能够弄来海量的金银,但他更希望本时空的经济能够进入两性循环。

银行江南分公司总经理冯大昌道:“大人,上海、苏州、南京的银行选址已经完成,大约两三个月后即可对外营业。”

银行将进行一定的现代化装修,地板砖、落地玻璃、电灯等都会使用。银行所需要的场地不大,所以选址并不难。

说到这里冯大昌又笑着道:“我们的银行一旦开业,这几个城市里的钱庄可能都要纷纷关门了。

王越挥手道:“你尽管放心大胆的地去做,有任何麻烦自有本官处理。”

“是,小的明白!”冯大昌道。

银行已经开设了存贷款业务,存款利息为一年息年百分之五,三年息百分之八。这个利息并不高,这是王越参考后世建国后存款利息高达百分之十二而制定的,银行新设需要吸引存款。

为什么说银行开业后,钱庄可能要纷纷关门呢??

因为钱庄吸收存款是要收费的,而且费用不低。银行存款利息太高了,他们玩不转,毕竟银行财力雄厚,玩的起。城的贷款利息也很低,一年息仅仅百分之十二,而钱庄的利息百分之二十就算友情价了,熟人才可以。另外银行还办理汇兑业务,在开设银行的几个城市之间,都能够自由汇兑。

江南这边就是从商税、报纸、银行和贸易公司入手,有什么其他要补充的,后续再定。作为应天巡抚,民政方面王越短期内还不打算有所动作。明朝最大的问题不是腐败,而且财政,解决了财政问题,就等于解决了一大部分问题。

接着是报社在南京的临时负责人冒襄,介绍南京这边报社的工作。冒襄在江南文人圈子里还是小有名气的,所以江南分社派他在南京收集该地区的投稿和新闻搜集,为此还给他配备了几个新闻记者。

南京已经晴朗,天气比较炎热。开完会后,王越弄了张躺椅就在竹林里的小亭内乘凉,顺便休憩了一会儿。

但是他一睁开眼,李雪珠就拿出一大堆请柬给他看。有魏国公的,有南京镇守太监韩赞周的,有南京六部等官员的等等。

王越近期很忙,没多少时间应酬,礼貌起见,还是见了见魏国公徐弘基和南京镇守太监韩赞周,其他人的都给推了,要商量城商品的事情,王越都交给了张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