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刀神山上有刀庐

最终浩劫 剪水II 2491 字 9个月前

只是有他在。

那皇都天阙的尚皇似乎也是有所收敛。

传闻有一日,那尚皇欲重修金銮,大兴土木,再建亭台楼榭,极尽奢华。

那刀庐主人便是一人一刀飘然入皇都。

去时天未明,归时恰是暮色。

而数万刀侍正持学生礼,静坐在山脚,倾听讲道。

那刀庐主人便如神仙一般,携着漫山风云,而登临木屋前,一分不差一秒不落的开始了“三炷香”时间的讲课授道。

起初众人还不明白这第一刀神此去做什。

但不过短短几日,便是传来震惊天下的消息。

尚皇下“罪己诏”,坦诚自己在这百废待兴之时,不该大兴土木,只顾享乐而建设宫殿。

刀侍这才明白第一刀神前些日是做了什么大事。

他竟一人一刀,入天阙劝谏尚皇,使其颁下罪己诏。

这是何等气势与气魄。

刀庐崛起之快,之速,实在令人乍舌。

那为天下第一的男人,在辞去武当掌教之位后,竟然很快成了刀庐主人。

然而,刀庐只有一人。

但,心甘情愿为刀侍的却是有了近乎十万余人。

刀神山,漫山遍野皆是木屋。

每间木屋,皆是诚心求学,立志于武的江湖侠客。

有正道邪道,有山间大盗,有世家弟子,也有游行侠客,有苦思不得解的刀客,有追求更高境界的刀痴

有老有少,有男有女,有独自前来之人,也有拖家带口,也有夫妻两人。

但不论如何,有两点,却是绝对无人敢违背。

第一,刀庐十里乃是禁地。

第二,刀神山上可切磋,禁打斗。

而很快,又有一则震惊天下的消息传来。

在某一日暮色里,刀庐主人在屋外空地设下三蒲团。

这三蒲团距离刀庐位置极近。

刀侍们见此情况欣喜若狂,纷纷欲上前抢夺那位置,然而却总是被一层柔和的力量推开。

刀庐主人在课后,淡然道:“七日之后,我当授道于三位弟子。”

如此,天下震动。

不知何时。

东海之滨,那无尽之海的波涛起伏边缘,一间小小的木屋被搭建而起,立于高崖之上。

冬可登临揽月,秋可驻而望潮,夏可临风饮酒,春可赏花飞雪。

此间主人,喜桃花。

所以一夜之间,原本光秃的山崖,竟是百花绽放。

此时,冬已过。

而春初至。

红艳的花儿惹来了群蜂采蜜,嗡嗡于山林之间,更使得这如世外桃源般的地界,充满了往日从未有过的生机。

又不知何时,有客自远方来,坐于那山崖木屋之外,自备蒲团,盘膝而候。

而暮色时分,木屋主人便是开门而出,宛如开坛讲经的大师一般,在黄昏里声若洪钟,而传之四野。

“刀者,道也,道可道,非常道,道不同而刀不同,是故”

来人总是听得如痴如醉。

很快,这木屋十里之外,便是又树起了数十间木屋。

木屋井然有序,如众星拱月。

而数日之间,那十多人便是发展至了数百人,再过数日,数百人又成了千人。

千人再一滚,便是上万。

五湖四海的江湖侠客,皆来此地。

而那星罗棋布的木屋更是漫山遍野都是,从前的浪子、独行侠、各怀心思的江湖汉子,皆是放下了彼此的仇怨。

只因来此,是为了虚心求学。

若有人故意生事,也会很快被人劝阻,若是执意惹是生非,便是会被一众侠客从此地逐出。

为了维护秩序。

这百里桃花的悬崖之外,一只近乎于“执法队”的存在便是自然产生,他们并不持强凌弱,只是将那些恶客予以驱逐。

然后无论是谁,暮色时分,便是纷纷来到那崖顶的木屋前,听着那一袭白衣的男子开门将道。

刀之道!

那男子所讲时间不多不少,每日仅有三炷香时间。

但自发汇聚的来客却是从不多求,也无人敢问敢说。

来时漫山遍野鸦雀无声,只听一人声音如洪钟响彻山林。

走时也是静静悄悄,各自归于十里之外的木屋。

之所以留十里。

乃是敬重。

之所以环拱。

乃是持着弟子之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