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木雍神色微变,难以置信的看着面前的少女。他能理解父皇的用心,只是他不明白,父皇向来不喜欢自己,这么重要的秘密不对自己说也就算了,却为什么让夏俟祯的女儿知道?“这么说,被软禁的并不是三弟,父皇又为何如此?既然父皇已经知道,你见孤岂不是多此一举?”
怀瑾在心中叹息一声,虽说所谓□□和三皇子党的明争暗斗不过是帝后的战场,也是温氏和端木奕的战场。端木雍和端木奕还是有不同之处的,支持端木奕的朝臣都是端木奕一手提拔的,而太子/党则都是依附温相的大臣。她自从被封为郡主后就没参与过宫廷宴会,对端木雍本人的印象几乎是空白,只知道端木雍在外颇有贤名。这一次她借着端木奕的名义见到端木雍,端木雍问起端木奕时脸上露出的关切看起来似乎真的是发自内心。
“因为臣女来见太子殿下并不是为了三殿下。”她看着端木雍,认真的说。
端木雍眼中闪过一抹自嘲,“真是笑话,孤是大楚太子,如此机密的事竟需要你来告知。你既然有他的令牌,就说明他对你十分信任,就算你所言是真,来找孤有所谓何事?”
怀瑾坦然与他对视;“殿下可曾想过,若援军迟迟不到,可能不等粮草耗尽,到时军心彻底涣散,即使死守不战,金陵城也指日可破了。”
端木雍道;“魏军未抵达城下之时父皇就下招命各地守将出兵勤王,宗询要防东丹,帮不上元晟的忙,元晟如同孤军深入,犯了兵家大忌。”
“只怕万一,援军迟迟不到,”怀瑾强调道;“殿下别忽略了,魏帝也会继续增派援军。何况东丹那边……”她微微一顿,意味深长的说完最后的话;“东丹,也未必可靠。”
端木雍静静听她说完,心情复杂难言。最后一句“东丹未必可靠”何尝不是他的顾虑,当年北燕被灭,楚国鞭长莫及,可东丹确是有能力支援的,却一直袖手旁观的。
“你强调的‘万一’不过是希望孤说服父皇开城迎敌,即使不能打退魏军,多少也能消耗他们的实力。”端木雍叹道。“你是想为三弟减轻一些负担吧?”
怀瑾微笑;“殿下言之有理,退一步说,勤王之师真的赶来,魏军被击退,三皇子出兵断其退路,便是最大的功臣。而殿下若主动请战,和三皇子合力制敌,最大的功臣就是您了。”
听她这样说,端木雍摇摇头,黯然道;“夏将军已经战败,朝中已无人可派。我并不是担心自己,只怕若再败一次,军中的士气会更加低落,消息传出去,也可能导致勤王之师畏敌不前。”说到此处,他突然想到一个人,不禁叹道;“这个元晟怎么这么厉害,若是谢将军在就好了……”
百感交集中,少女的声音淡淡传来;“臣女自幼学习兵法,如果殿下不介意怀瑾是女流,请让怀瑾也为大楚尽一些绵薄之力吧。”
“你?”端木雍看着她,少女绝美的容颜仿佛笼罩在一层明朗的光华中,璀璨生辉的眸子里是不容置喙的坚定与自信。他不禁想起两年前的画面……那个身形娇小的女孩站在父皇身边,他甚至没来得及看清楚她是如何冲到父皇身前刺死那只猛兽的。母后对谢家的女子恨之入骨,他却忍不住对这个勇敢女孩生出敬佩……
久违的记忆在脑海中上演,那样美丽倔强的容颜,也让人看一眼就忘不掉。
端木雍上前一步,定定看着她的脸;“战场上刀剑无眼,你真的懂得带兵打仗?”
怀瑾摇了摇头,“怀瑾略通兵法,幕后出谋划策还勉强,亲自指挥作战的胆识还是远不及两位殿下的。”
端木雍笑了笑,“难得郡主这样看得起孤。”他静静与她对视片刻,嘴角浮出的微笑转瞬即逝,他的目光转而又变得严肃起来;“不过,郡主是三弟的心腹,若真能成为女中豪杰,也是三弟之功,郡主为了三弟也不该如此谦虚。”
怀瑾嫣然一笑,“怀瑾想让太子殿下帮我一个忙,三皇子无能为力,可对于殿下来说却不用费吹灰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