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看了端木奕片刻,意味深长的说;“你应该镇守常州,但……也许元晟意不在常州,而是绕开常州,大军直抵金陵。你应该放出出城的风声,让元晟以为你已畏战逃回金陵。”
“你的意思是?”端木奕微微一怔,却很快明白了她的意思。
“让元晟认为常州防守空虚,如果他绕开常州,直接攻打金陵,我可以率军和金陵守军里应外合,如果他进入常州,我也可以给他迎头一击。”他目光炯炯,激动地说;“瑾儿,这个计划太好了。”
怀瑾垂眸沉思片刻,抬起眸子,眼里是一片云淡风轻,淡淡补充道;“要把戏做到位,必须有陛下的配合。”
“有道理。”端木奕点点头,“别人我不放心,瑾儿,你先回金陵,将这个计划告诉父皇。”
怀瑾郑重道;“好。”
就这样,怀瑾告别了端木奕,和傅恒连夜离开常州。三日后她回到金陵城,先在一家饭馆里吃了点东西,听到有人议论魏军来势汹涌。魏军竟真的绕开了常州,直接逼向金陵了。
她和傅恒分开后并没回府更衣,一身在路上穿的男装进了皇宫。要说寻常百姓自然没有资格进入皇宫的,因她手持端木奕的腰牌,侍卫都不敢怠慢,便为她禀报上去。层层通报不必多说,她等了好一会,终于等到了天子宣召的口谕。
她随侍卫到了御书房,看到坐在御案后身着龙袍的中年男人。她没有抬头直视皇帝,午后的阳光落在那身明黄色的龙袍上,反射出凛寒的光。她走到大殿中间,郑重行礼;“怀瑾参见陛下!”
“怀瑾?”皇帝看了她片刻,只觉得男装的打扮掩不住少女的倾城之姿,心里微微牵扯,心里竟没来由地生出一丝惆怅……
她是怀瑾,谢绾的女儿。两年前她还只有十四岁,在他看来还是个小孩子,被封为郡主后好像就没再进过宫。而他从没忘记过她,毕竟是谢绾的女儿——昔日稚气未脱的女孩已经长成婷婷玉立的少女,即使她不主动进宫,他也会宣召她。
“你怎么是这幅打扮?”端木隆向她招招手;“过来,让朕仔细看看你。”
怀瑾按住内心的反感,走到端木隆面前。端木隆将眼前的少女打量一番,“朕记得你上次入宫还是两年前。”两年了,她又长高了,和记忆中的那个人愈发相像——记忆中,她在最美的年华,也有着这样的容颜,这么多年过去了,当年的人,已经变成一杯黄土……
被他这样直勾勾地看着,怀瑾的心里越发不安,她不知道此时端木隆到底在想什么,莫非……她掩饰的还不够好,所以,他在她的脸上看到了仇恨的影子?
转念一想,如果这个人真的会读心术,那又为何看不到外祖父的忠心,对谢氏下这样狠的手?不是她掩饰的不够好,在暴君的眼里,任何人都是可疑的,你就算为他赴汤蹈火对他掏心挖肺,也要做好随时都可能被他当成敌人,身首异处的心理准备。
周围没有别人,侍卫将她带进来后也退了出去。她垂下眸子,直入主题;“怀瑾有重要的事要禀明陛下。”
端木隆自然诧异她为什么没穿朝服,便问;“怎么是一副风尘仆仆的样子?”
怀瑾低声说;“怀瑾去过常州,刚回京城,我想陛下已经听到了三殿下离开常州的消息。”
端木隆闻言,面色骤变,盯着她的脸,沉声问;“这是你父亲告诉你的?”
怀集摇头,“怀瑾从常州日夜兼程,回到金陵就入宫求见陛下,根本没见过家父。陛下,回京城的只是三殿下的替身,殿下本人仍在常州,他希望陛下可以配合。”
端木隆看着她,目光不怒自威,片刻后开口,声音里带着一团化不开的寒气;“他竟会让你知道这些,你是什么时候离开的,在常州呆了多久?”
怀瑾想了想,如实回答;“怀瑾随殿下出征到常州,算起来有四个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