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6章 毛遂自荐(上)

大明略 南宫草堂 2237 字 10个月前

“给你银子,收好了,以后放机灵点,麻溜的”,陶朔拿着饼子大摇大摆的向酸辣汤铺子走去。

烧饼师父接过银子,简直要哭了:这银子还给多了,不会是做梦吧?

又打了三碗汤,陶朔特意叮嘱:汤要辣、要酸,之后又要了一个食盒,四下转悠转悠,确定没有人盯着,这边绕到诚信堂分店来。

‘十个烧饼、一碗汤,剩下的全是你的’。

进了诚信堂里边的独立房间,打开食盒,陶朔便招呼罗英过来:“快点,一会儿就不鲜了”。

罗英大喜,不由的摸摸肚子:‘我这上顿可真没饱,这下好了,一顿顶两顿’。

每人一碗热汤,几块烧饼下肚,满头大汗。

“你这样做,对的起你家小妾吗?”,罗英简单收拾一番,为陶朔倒上茶水。

陶朔立刻瞪大了眼睛:“罗大哥,什么叫我家小妾?人家现在可没有婚娶呢,这话可不要乱说”。

哈哈哈……

闲话几句,吃饭也耽误了些功夫,虽说陶朔这才上街还要置办些小玩意儿可以走街串巷的,但时间久了总归是不合适的。

“你要的这些小玩意都备好了,咱们诚信堂要什么有什么”,罗英将东西放在桌上,这才说到了正事。

“你最近要盯紧陈覃和那个管家的动向,据可靠消息:他们最近可能有所行动,仲大人让你格外留意,有什么情况,随时禀告”。

罗英说道:“此外,你放出消息,就说陈覃卸磨杀驴,要将这个管家除掉,进而离间他们二人,让陈府先乱起来;这个管家在陈府多年,也有不少心腹,还有那个小妾的亲戚,够他们忙一阵子了……”。

陶朔点点头:“这个倒不难,我如今在陈府可以说是如鱼得水,这个一点都不难办道,不就是花点银子嘛,请那些人喝些好酒什么的,保证神配合”。

说到这里,他似乎又想起了什么:“但我毕竟是个家丁,若是得到什么消息,恐一时难以脱身,该如何向你们传递出来呢?”。

罗英笑道:“放心吧,这个仲大人早有准备:我们会在陈府对面的巷子口设一个小摊,就是卖一些小杂耍的。还有一个走街串巷卖药的江湖郎中,隔一段时间就会路过陈府门口”。

罗英特意叮嘱:“那个小摊前会有固定的人,那个流动的江湖郎中可解不时之需,你只需记住,他每次到门口时会喊:祖传膏药,专治跌打损伤……放心,这两个人你都认识,现在就在我们诚信堂店里……”。

陶朔连连点头道:“这倒是个好主意,简直太神奇了,闹得好像说书一样,还是仲大人有办法啊”。

说话间就要走,陶朔一时着急,倒把食盒给忘了。

罗英吩咐伙计将食盒拿了过来,向陶朔叮嘱道:‘刚热了一遍,回去就当是——刚出锅的吧……’。

陶朔匆匆上了街,沿路见到盐课衙门的衙役经过,不由的细细看了一遍,确定仲大人不在里边,这才有些失望的走了。

再不走,这汤就真要凉了。

盐课衙门的事务最近确实多了些,盐田筑好后,仲逸一直忙着与盐户们尝试改进提炼盐的方法,加之才发生的黑金山之事,简直要分身无术了。

至于那份告示确实是与知府姜飞越商议过的,最终的结果无非就是各自想各自的:知府衙门为了改进农桑、提高各方面收成不假,但确实没有银子赏这些人。

而仲逸想借此机会招揽一些‘能人异士’,倒是正好不谋而合,至于那点银子,对这位昔日的仲少东家来说,又能算的了什么呢?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告示才贴出去几日,又有老头儿的细心讲解,不少人便按耐不住,有些蠢蠢欲动了。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叫毛遂自荐。

对,这就去盐课衙门‘自荐’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