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侍读,你快说说,到底发生何事?严郎中去哪儿了?你们不在一起吗?”。
医官还未走出门,兵部侍郎王昱立刻凑上前来:“怎么不见严大人呢?”。
咳咳,仲逸轻轻咳嗽几声,一旁侍候的程默,立刻过去将他扶起。
“戚将军,诸位大人,下官与严大人一起南下,到英勇千户所驻地后,与将士们随意说了些话,后来听说倭贼偷袭,林千户派出十名军士随护,但被严大人谢绝”。
仲逸有气无力,语速比平常慢了许多:“后来,我们二人直奔大营而去,却被几名壮士拦住……”。
“快说,是何人拦住了你们?”,兵部侍郎王昱又是迫不及待的样子。
“这个……”,仲逸环视四周,面露难色,几次欲言又止。
戚继光吩咐左右:“闲杂人等,退下”。
很快,屋中只剩文博远、景渊、王昱、林宗武等人。
仲逸挣扎着坐了起来,嘴边轻轻吐出三个字。
而后,他继续道:“后来我拼命回营,准备找诸位大人商议,谁知失足滑入石沟中……”。
“我不信,怎么可能呢?都是领着朝廷的旨意而来,岂会案中有案?查人之人反遭人查?”。
言语间,兵部侍郎有些颤抖,脸上直冒青筋:‘不行,必须要找到严郎中’。
“对,下官正是此意,能找到严大人,自是最好的,到时,一切就都清楚了”。
仲逸不由的躺了下来。
“医官说了,仲大人需要静修,先不打搅了”。
文博远向戚继光说道:‘咱们还是去找严郎中吧’。
这一晚,又是抗倭,又是这番折腾,天就要亮了。
良久之后,人群中终于传来了久违的声音:‘严郎中……,找到了’。
这一夜,有多少人无眠?
夜幕下,一道身影飞驰而过,速度之快、身影之轻,仿若一阵海风吹过……
经过一阵激战,东北与东南登岸的倭贼,全部歼灭,足有四千余人。
戚继光命未参战的将士们连夜打扫战场:大明将士有存活的,马上医治,倭贼有苟活的,务必补上一刀。
“不好啦,不好啦,严大人与仲大人被冲散,如今下落不明”。
大营中,刘经历匆忙向诸位大人禀告:“听军士们说,二位大人是从东南方向走失的,如今千户所的人正在搜寻”。
右都御史文博远、左军都督府佥事景渊、兵部侍郎王昱顿时大惊失色。
“快,去找戚将军,还有林千户”。
还是文博远抢先反应过来,众人这才恢复神情,匆匆向门外走去。
激战之后,戚继光已回到大营,后续事宜部署妥当,便命人传唤林宗武。
作为千户所千户,林宗武说的很清楚:严大人与仲大人确实来过他的驻地,后来严大人坚决不要戚家军的随护,只留下自己从京城带来的随从。
倭贼登岸的消息传来后,他们二人便向大营走去。
同样,宗武要派千户所的人随护,严磬却说:倭贼只是登岸,我们走大道,有将士们守护,有何所惧?谢绝了千户所的军士。
此事,戚家军的四名军士,都可作证。
“戚将军、林千户,这可如何是好?严大人是兵部郎中,来这里办差是受朝廷委派,如今下落不明,王某回京后,可如何向朝廷交代?”。
这次见面,众人几乎连声寒暄都没有,兵部侍郎王昱几乎乱了分寸:“怎么会这样?”。
严磬作为兵部侍郎的属下,王昱发几句牢骚也是正常。
右都御史文博远则并无那般抱怨,但作为自己的随从协理、翰林院的侍读仲逸同样下落不明。
他也确实应该站出来说句话。
“戚将军、林千户,老夫以为,当务之急,应继续派人前去搜寻,万不得耽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