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面圣

大明略 南宫草堂 2312 字 10个月前

不过,相比排场,终究还是气场无可替代:嘉靖帝虽看似随意说了这几句,但却能令所听之人深切感受到他对此次北征的重视,对将士们的重视。

尤其是对敢为天下先、不顾生死、不畏艰险的勇士,更是异常重视,大殿之上,他都难掩其赞美之意。

当宗武将三百奇兵从领命到开战,以及最后被当地猎户救下的场景简单叙述一番之后,这位深谙帝王之术的君王竟眼眶湿润,几度哽咽。

“此次北征,将士们都建大功,尤其是你们这支‘奇兵’更是功不可没。我大明男儿理当如此,战时保国土,阵前斩敌首”,嘉靖帝依旧那般随和:“只是如今回了家,你们还要回去看看家中二老,还有女人孩儿们……”。

“遵旨”,众人齐声应道。

“除了林宗武,其他人暂且退下”,片刻后,那名传旨的太监再次开口,其余六人立刻施礼参拜,而后缓缓退了出去。

“宗武啊,你说说看,此次北征之后,北方的战事当如何?”,后来得知想出这支奇兵的主意宗武也有份时,嘉靖帝似乎对他的谋略也颇感兴趣。

文谋者有,武高者有,可是文韬武略皆通者却不多见,再加上对此次战事的熟悉程度。此刻,又没有文武百官的干扰,一个刚刚升为五品的千户,更不会像那些老谋深算的大臣一样说半句留半句。

若想真正了解北方局势,宗武或许确实是最合适的。

果真是嘉靖帝,向什么人问什么话,都想的如此周祥。

说到战事,宗武再也不能保持沉默,既然嘉靖帝如此随和,他也就无须战战兢兢了。

毕竟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相比刚进宫时,此刻宗武已缓和了过来:“启奏圣上,北方战事颇为复杂,以卑职愚见,此次战事并不足以摸清敌情。况且北方之患,远不止鞑靼一部,还有建州女真,二者如何牵制……”。

话到嘴边,宗武顿觉不妥:这如何牵制与平衡,压根就不是他能说的。

若是阵前议事,自当言明,可如今是殿前回奏,如此纵览全局、牵扯平衡之术,似乎大了点,与他身份不符。

“卑职之意,这两股敌军要通盘部署,否则它们若是联合起来,那对我大明将是极为不利”,宗武不知如何回奏,不过他想嘉靖帝听明白了他的意思:‘卑职愚钝,此事太大,请圣上……’。

“呵呵,想不到你还能从这个角度看待北方之患?”,嘉靖帝赞道:“好,能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是个可塑之才”。

得此准许,宗武便趁机道:“卑职以为,不管是战是和,我们都应立足于战,只有每战必胜,北方局势才能由我大明说了算,由陛下说了算……”。

“好个‘由我们说了算’”,嘉靖帝笑道:‘你的话,朕知道了,你先退下,此次北征涉险,想必家中牵挂良久,快回去看看吧’。

“遵旨……”。

才退两步,宗武却听到大殿之上再次传出话来:“另外六位勇士,一个百户、五个总旗,全部归你治下。朕会再为派几名百户,你要将这千余人练成一柄利刃,随时可插入敌军心脏”。

末了,嘉靖帝低沉的一句:“今日这大殿之上所言,不得向任何人提起”。

“遵旨……”。

出了宫殿,宗武的心情大好,他对这位帝王的印象相当不错:只要是不退缩、不屈从、奖罚分明的君王都是好君王。

至少,差不到那里。

一柄利刃?宗武仰望天空,热血涌上心头:这可是圣上钦点的兵马,这份殊待,这份信任,该是多么的荣耀?

作为带兵之人,宗武心中那种畅快淋漓之情难以自抑:直插敌军心脏……

来到后军都督府,匆匆见过耿攸军后,宗武急忙奔上大街,公事总算是办完了,眼下还有更重要的事。

“耿攸军率大军早就回京,想必师妹见不到自己后,肯定担心坏了……”,想到这里,宗武再次加快了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