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应元的铸炮业论文:为什么不能用铁模铸炮法

看到作者君的日程安排,以后造枪造炮打天下是一定的了,而且在不远的将来就要开始,本主角就事先研究一下铸炮行业,免得到时候手忙脚乱。

作者所在世界对铁模铸炮法赞誉有加,但是本人以为在17世纪用此法铸造火炮有些欠妥,当然到19世纪中期用此法更不合适,为了更好地阐述这一点,本人将从中西两方的铸炮技术开始,细细讲解。

首先说起西方的砂模铸炮法。西方的铸炮法简单来讲就是用圆柱形模具制造出具备火炮外观的实心铁柱,然后用金属切割机床在中间打孔,再加工出其他部件,使之逐步变成火炮。

而中国的传统铸炮法不是,采用的铸造方式和铸造钟的方式相近,就是直接制造圆筒形模具,先铸造一节圆筒后再上面再加造一层圆筒,这叫分段鋳造法。

所谓铁模铸造法,起源于中国传统铸炮法,只不过中国传统鋳造法中圆筒内侧的模具是用泥制造的,而本法却是把这内层的泥模改成铁模,这样用一个铁模就能连续铸炮,大大提高铸炮的速度。

大多数人对铸造工艺的细节不是很熟悉,毕竟都不是专家,本人也不会用各种专业熟悉让大家凌乱。

简单说来,西方铸炮法因为直接铸造成一个圆柱,所以里面的铁水冷却后显得铁质更均匀,杂质也更少;而且这种铸炮法中越到中心,铁质更差更不均匀,但这些东西都要用金属切割工具挖走,所以不会影响火炮性能。

而中国铸炮法,不管用泥模还是铁模,都涉及到内外两层模具,导致里外冷却温度不均匀,使得铁水冷却后铁质更不均匀,杂质也更多。

而因为铁模的散热速度远高于泥模,使得铁炮内侧的冷却速度比外侧高出很多,导致铁模铸炮法火炮的铁质更不均匀,杂质也更多。

总之,因为中西铸炮法的区别,西方铁炮铸成后是形成灰口铁,简称高级铸铁;中国铁炮铸成后是形成白口铁,简称低级铸铁。

当铸炮者的手艺都达到足够专业的程度上的时候,仅仅从性能而言,是西方灰口铁火炮最好,其次是中国泥模铸炮法所铸火炮,最差的反而是中国铁模铸造法制造的火炮。

有人说中国铁模铸炮法优于泥模铸炮法,这更多是从管理角度出发,而不是从性能上出发的。

都知道清朝的铸炮工工作热情很低,喜欢应付事情,而管理层又没有提供恰当的奖励机制,使得工人制造的泥模质量很差,铸炮后老出现沙眼等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