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节 毛奇大迂回

因此毛奇将大量后备军部署在正面战场,反而从正面战场大量抽调兵力,通过铁路运输到了北线,通过比利时进入法国北部战场。

毛奇选择的战略进攻方向,依然是迂回比利时。这个战略的可行性在于,法国北方的兵力依然不足,同时主要以预备役为主,战斗力弱,毛奇通过调动,用德军主力进攻法军二线部队,取得进攻成果的可能性极高。

马恩河战役结束之后,进攻失利的波兰軍队受到了质疑,波兰軍队在进攻中,也确实表现出了一些不积极的态度,否则训练有素的波军,是有很大机会突破当时几乎没什么训练的法军防御的。

经过这些年俾斯麦跟天主教会的文化战争,波兰人对德国的统治有所不满。打俄国的时候,因为波兰跟俄国的世仇,波兰人还能积极作战,同时因为打击俄国,还能为波兰收复立陶宛时代的领土,所以他们有明确的利益吸引。可这次打法国,波兰人跟法国既没有仇恨,反而许多波兰人很感念拿破仑时期对波兰复国的帮助,另外打法国,波兰将不可能得到任何领土,完全是为德国人打的,因此从普通士兵的思想观念中,战斗的积极性就不高。

这只波兰軍队,是毛奇一手组建的,因此毛奇十分清楚波兰軍队的战斗力,他大胆将波军放在北线突进,由德军主力牵制法军主力,其实就是信赖波兰军队的战斗力。可惜波军让他失望了,他没办法改变波兰人的民族倾向,所以只能将波军开始放置在二线。

马恩河战役之后,波兰軍队就一改之前放任后方不稳,一味追求推进速度的方式,而开始清剿地方抵抗势力。此时比利时北部和法国北部地区,甚至都还在比利时和法国人的掌握之下,比利时重镇安特卫普甚至还在比利时人手中,比利时国王退到了这里组织抵抗。

在波军的打击下,这些地区先后失陷,比利时的安特卫普,法国的加来相继失陷。

波军之后不断稳定地方秩序,而德军开始接替波军在前线的阵地,为进攻做准备。

不到一个月时间,先后有三百万德军主力通过比利时迂回到了法国北部,然后再次度过瓦兹河,从瓦兹河和埃纳河方向,向马恩河推进,目的还是切断巴黎跟正面战场的联系。

第二次马恩河战役打响了!

德璀琳是大掮客,做公关的能力很强,他又是容克身份,跟德国上层关系密切。

德国大使只关心能尽快拿到钱,而且德国的国债利率在公开市场上就是九厘,所以他不是很在乎用九厘利率向德璀琳借款,于是在德璀琳保证一个月之内,就能帮助德国拿到第一笔两千万两(一亿英镑)的资金后,德国大使跟德璀琳签订了合同。

雅各布则以德国政府合同为担保,印刷了两千万两债券,分销给了十几家大银行,他只用了一个星期,就完成了这笔融资。

之所以这些大银行愿意接手,除了利率确实吸引人,同时还有德国政府信用担保之外,雅各布给这些银行提供了大量让利。他印刷的债券利率是七厘,但他从这些银行拿到的钱,直接扣除了一厘的利息,这笔利息就是银行的利润。这些银行除了自己持有之外,其实大多数还是将债券推销给了他们的客户。

这样德璀琳雅各布洋行立刻就得到了一笔百分之一的利润,花费的成本几乎忽略不计,总利率却高达一百万英镑。

得到钱只是一周左右,但交付期还在一个月之后。

雅各布挪用了这笔钱,他先是通过中国海外公司,向中国大型兵工厂支付了大笔定金,得到优先供货的权力,目的是短期内占用大型兵工厂的产能,让德国人即便得到了钱,却无法得到供货,只能求助于他。另一方面,向那些已经在西班牙内战期间,跟德璀琳洋行合作的私人机器公司合作,给他们支付定金,同样得到优先供货权。

与此同时,让德璀琳继续跟德国政府谈判,力图得到德国政府的独家订货权。以后德国政府在中国的军火订单,都通过德璀琳雅各布洋行订货的话,那么现在的一亿英镑,以及计划中的十亿英镑生意,就被德璀琳洋行垄断了。

德国大使此时突然发现,他很难找到合适的供应商,大型兵工厂都表示他们的订单已经排满了,而找一家家小型私人机器工厂生产,这不是大使能够做的事情,德璀琳又表示,能帮德国尽快采购到足够的军火。而且德璀琳还表示,只要委托他代理采购业务,德国不是在一个月以后才能得到军火,而是立刻就能开始接收军火。

大使别无选择,只能相信德璀琳这种中间人的能力,但他很谨慎,他只是跟德璀琳签订了第一笔合同,一亿英镑的业务。

大使惊讶的发现,合同签订之后,德璀琳雅各布洋行确实开始发货了。大使不知道的是,这些军火早就开始生产,他跟德璀琳签订合同的时候,许多已经进入了码头仓库。

结果德国的一亿英镑借款,自始至终就没有进入过德国政府账户,从德璀琳洋行的账上转了一圈,带给了的崔旅游雅各布洋行四百万英镑的净利润后,最后都转化成了中国生产的枪支大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