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光禄大夫

她觉得,这个学生,并不是完全不值得自己丈夫去收下的。

另一边,卫文彦喜气冲冲地拿起《水经注》,一回到卫府就跑回了自己的房间,安安静静坐到书案上看书去了,倒是把李氏晾在一旁。

卫老夫人不好意思打扰自己的乖孙,便去向李氏打听,李氏也只能实打实照说了。

“娘,杨大人家里书是真多,不仅多,还收拾得干净着,真是不容易。”李氏指着屋里看书的卫文彦,说道,“人家还愿意借书给我们兴哥儿呢,还说不急着要回来,要我们兴哥儿抄上一遍,再换回去?”

“抄上一遍?”卫老夫人怀疑自己听错了。

“对,就是抄上一遍,杨大人的夫人亲口对我说的,我没听错。”

卫老夫人点了点头,没想到杨夫人竟真实实打实的心意对他们家,“你留意兴哥儿,便让他读书读得头疼了,多给他加个衣服罢。”

李氏爽快答应了,又准备去厨房,亲自给自己的乖儿子做上一碗香油面条,看他这架势可是要看书看到晚上了,可得先填些暖烘烘的,饱了肚子,也暖了心窝子。

虽说杨夫人的做派,李氏看不进眼,但是还是很感谢杨夫人如此大方敞亮的,西院那一屋子的书,可是要兴哥儿好久好久都看不完了的,那可要他们兴儿哥剩下多少买书的银子啊。以后,她就用不着把自己和珍哥儿辛辛苦苦做针线绣花儿的钱拿去给兴哥儿买书了,想一想就开心得要命。

卫老夫人也是欣慰,这次隔壁的西院总算没有租错了人,但愿兴儿哥能够好好儿的读书学习,不枉一家子人的期望了。

卫文彦呆在自己的房里看着手里的书,不禁感慨祖国大千世界,秀丽风光,壮阔山河,也感叹古人云游四方,做此传世经典著作。

看着书籍两旁的批注,那遒劲有力的字迹,卫文彦看得出,这位杨先生是个心系百姓的好官。

杨业秉也去过水经注上记载的大多半地方,但是他批注上去的,都是这个地方的风土人情,百姓生活习惯,居住的地理位置。而不是随意的吃吃喝喝玩玩乐乐。

卫文彦心底里觉着,自己找到了值得拜会的老师,但也知道,自己并不会轻易拜师,因为心系百姓心系天下的人,怎会被自己祖母的一所偏院宅子而乱了自己的规矩呢?

作者有话要说:最近在出差,没带电脑,打字发稿比较麻烦。

都怪我不存稿子,都是我的错,都是我的错,谢谢天使们不弃。

红包评论区不定期掉落,快来混脸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