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34章 喜上眉梢

东鲁传 李阐提 2793 字 10个月前

“你爹恰好又在衙门里做事,你这个事儿若是成了,让孙大人给你爹安排一个稳稳当当的差事、一辈子不愁吃穿,不是手到擒来的事儿?若有孙大人照拂着,以后萧哥儿的前程也能顺利不少。最起码,读书考试的时候,不至于两眼一摸黑。……”

“原来当官有这么多好处。”若萌突发奇想,“如果二哥哥也做了官,咱家不就很厉害了么?”

“他?”香蒲脱口而出,“他们几时管过咱们的死活?快别指望他!”

话一出口,香蒲马上意识到不妥,遂赶忙转了话题:“你以为当官很容易么?你以为那个进士那么好考?多少人、七老八十忙活了一辈子,都考不中。看看今年吧,咱家芹二爷要是能通过今年的乡试,中了举人之后,明年春天的大考才是关键呢。到时候,天下的学子都要在京师会试。会试有多难,说给你听、你也不会明白。这么说吧,比过独木桥还难,万一挑一都是好的。我估摸着,就凭二爷那水平,够呛!怎么看、他都没有那个气息!”

“万一呢?”若萌不大服气。

不管上一代的人关系如何,作为钟家的孩子,她从来不会胳膊肘子往外拐。

香蒲嗤之以鼻:“万一?只能说钟家的祖坟埋得好,钟家气数未尽。”

这话的讽刺意味很浓,若苏都不好意思了,讷讷道:“姨娘……”

“好好好,不说这个。不知猴年马月的事儿,操那份闲心做什么?”她凝重了语气,再次强调未来女婿的好,“所以说,孙先生的学问很好。这是个机会,无论如何都不能错过。等萧哥儿到了读书的年纪,咱们都不用花钱去社学了,有什么不懂的,请教孙先生就是了。”

要是三房将来也能出个举人进士什么的,她这辈子死而无憾了。

若萌莫名地伤感:“大姐几时出阁?我不想大姐走……”

香蒲一点都不体谅她的不舍,欢欢喜喜道:“可能很快吧?最好能快点儿,免得夜长梦多。没听说吗?孙家很着急。三天后就要派人来定了这事儿。该他着急,咱们大姑娘这样的好人物,放眼合欢镇,哪还有第二个?”

一边王婆卖瓜,一边把怀里带着体温的鱼佩摸出来,硬塞到若苏的手心里:“你的!收好!”

若苏只管扭着身子。

那块玉佩于她而言,就像是一块火炭。

香蒲故作生气:“又不是叫你牵他的手,怕什么!”

若苏的头几乎要垂到脚背上了。

“一诺千金的男人最值得依靠。老天保佑,这事儿真的是巧得不能再巧了。要不说,人还是要积德。要不是你外祖父当年拉了他一把,怎么着也不会有今天的皆大欢喜,这就是缘分。谁也不欠谁的,这是一好合一好、一报还一报。没想到,你这孩子竟有这份造化!王后,爹娘可都要指着你过好日子了。”

展望未来,香蒲不禁心潮澎湃。

“要是寻常人家的闺女,怎么着也要耗上个一年半载,慢慢看、细细选。最起码,先把你祖宗三代查问清楚吧?你这边之所以这么快,都是因为你外祖父摆在那儿,一下子就省去了好些麻烦、好多步骤。这些事,你不知道也没关系,终归有长辈们替你做主,你只管等着花轿来抬吧。……”

说完,香蒲起身整衣:“我的话,你记着就好。还有什么该注意的,回头你娘会教给你。别担心,好日子才刚开始呢。”

才刚开始?

确实。

若萤默默转身,贴着墙边走出屋子。

对于三房这样的情况,嫁女就如同过关。

嫁妆不可能不准备,糙好多少都要花钱。

可是家里哪有钱?

她都不记得上次穿新衣服是在什么时候了。或许从来就没有过。

衣服都是由大人的衣服改的,大姐穿小了,就会传给若萌。若萌穿小了,母亲和姨娘就会把外衣改成内衣,直至料子洗得辨不出原色、轻轻一扯就会变成褴褛,当抹布都不好使。

况且,她还没有资格穿若苏的衣服。因为她天天在外头野,不知什么时候,就会把衣服弄破,为此,她没少挨母亲的数落。

基本上,她的衣服都是补丁摞补丁,跟她爹的待遇一般无二。不果也跟她爹一样,从不计较这些吃穿的事儿。

就这样的家境,偏还有好几个孩子,这不是要命么?

若萤很怀疑她的母亲会跟人借钱。

对于刚强的母亲而言,要跟人低声下气,这不啻是一种折磨与羞辱。

不知老宅里的老太太和大太太、二太太以及四太太她们,会不会表示一下?

但也不能对她们抱太大希望。

别说什么一家子不必算计,老宅里的人,从来就不曾把她们当作自家人。既然送了礼、添了箱,那就是人情,是人情、以后都是要还的。

况且,这种事别人也很难代劳。

从铺的、盖的、从头到脚四季穿的,大到家具,小到一块香胰子,一条手帕,置办得周到与否,关系重大。

除了关系到做母亲的能力以及在坊间的形象问题,嫁妆的多少、轻重,直接决定了新娘子日后在婆家的地位。

嫁妆丰厚,公婆自然会欢喜;反之,就会被男方的亲戚们轻视甚至是鄙视,新媳妇往后的日子就会很难过。

若苏是没有公婆的烦恼,可是,过门后用不了多久就要生儿育女。养孩子是需要花钱的,而钱从哪里来?

没有像样的嫁妆,紧急时刻,会连一件象样的典当物都拿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