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27章 佛光初显

东鲁传 李阐提 3150 字 10个月前

这是香蒲所能想到的唯一的办法。

叶氏摇头:“她够呛能说。”

“那要不,趁她睡着了,给她吊吊香?”

看看是谁在暗中捣鬼,不管是钟家的祖先,还是路经的游魂,找出来,烧香施浆发付掉就好了。

叶氏正要开口,院子里忽然想起若萌欢喜的叫嚷声:“娘,娘,娘你快看,二姐抓了一只好大的野鸡!”

这事儿貌似不小。

叶氏和香蒲赶忙走出屋子,果然看见地上躺着一只还在乱扑腾的野鸡。

若苏姊妹几个笑逐颜开地围在边上,指指点点。

大家之所以高兴,是因为有肉吃、有汤喝了。

在这个家里,吃顿肉并不容易。

野鸡是在西边菜园旁边的水沟里捕获的。

菜园南头有俩草垛,每天早晚,若萤都会拿草垛当靶子,练习射箭半个时辰。今天经过水沟时,听见有野鸡在“雊雊”地叫,她就存了个心眼儿。仗着手底下有两下子,抓住机会,一箭穿身,居然就射中了。

“你说你这孩子!还有什么是你干不出来的!”

叶氏一边含笑嗔怪着,一边吩咐香蒲去厨房烧水,准备褪毛破肚,又吩咐若萌去找个破篓子好拿来装鸡毛。

鸡毛都是有用的,绑掸子、绑风匣,都少不得它。

当大家都开始忙活起来的时候,若萤反成了最悠闲的一个。

她先是净了手面,进屋喝水时看见正间方桌上搁着一个包袱,就知道是母亲打点给杜先生的。

她一声不吭,利索地把自己装备好:依然是斗笠遮面、弓箭在背,肩挎背包、腰佩匕首。

一幅壮士出征、游侠江湖的架势。

“里头有点心,轻拿轻放,小心别摔碎了。”叶氏匆匆掠她一眼,一再叮咛,“这时候虫豸多,别到处乱窜。那些草丛、深沟,不是什么好去处,不熟悉的地方千万别去。早去早回,给你留着鸡腿回来啃。”

一边絮叨着,一边又在她腰上别上了两样东西:一把小蒲扇,一条手巾。为的是路上歇脚的时候擦汗、扇风。

若萤没有吱声头,任由母亲帮忙把包袱挂上肩膀,在若苏等人的欢送声中,步履沉着地出了家门。

麦收前的这段时间,原野上人迹罕至。嗅着小麦的清香,能够感受得到一种蓄势待发的精神。

农人们也正在紧锣密鼓地为即将到来的抢收抢种作各种准备:编草帘子、磨镰、搓草绳、准备麻袋……

闲置了一整年的农具们,很快都将活动起来:锄、撬头、犁、耙、罩扑、联枷、木锨、木叉、扫帚、笸箩、簸箕……

风吹麦浪千层碧,云卷青天万里空。

山溪如练,山鸟绸缪。山花烂漫,山形丰腴。

在若萤心里,“六出寺”的大和尚显然要比杜先生更加需要探视。好些日子没过来,大显应该还好吧?没有饿得连山门都走不到吧?

遥望“六出寺”,还是那么一副要死不死的模样。

没有香烟、没有梵唱、没有人气的寺庙,还能叫寺庙吗?

看顾一座寺庙,就跟治理一个家庭,应该是差不多的。吃喝拉撒、进进出出,不过就是个“钱”字在中间滚动。

这些道理,她一个小孩子尚且都能明白,也不知道大显有没有想过?

那么多孤独和空闲,正好拿来做深入透彻的反省,别不是都浪费在发呆、睡觉、捉虱子上头了吧?

正经连度牒都没领到,就算是悟透了一切有为法,如梦如幻如泡影,没有信众传扬精神,也不过就是自娱自乐而已。

“所谓的荣光,其实是为最爱的人赢取。有最爱的人分享成功,成功才有意义……”

仰望万绿之中若隐若现的一抹赭红墙壁,若萤喃喃自语。

山上原本比山下凉快些,而缺乏人气的寺院里,越发清气逼人。

到了山门前,若萤就再也不想动了。一屁股坐在平整温热的石阶上,背靠又高又宽、包着黄铜的门槛。

这个身体还是太小、太弱了,完全承载不起她心志。

她随手拾起一块石头,在没打开的半边木门上,一下下有节奏地敲打着。

“谁?谁来了?”

听声音就知道,大显恐怕动也没动,就只是在扯着嗓子叫唤。

“大显、大显,来生意了,你还不赶快地?”

“等等我……”

大雄宝殿里传来高亮的喧哗声。

脚步杂沓,不一会儿,就有数条人影齐刷刷地出现在了门边。

四个人,全都是熟人:大显、腊月、小芒、丑瓜。

看到若萤,这几个人的注意点马上就有了区分:大显先去瞅她的包袱,那双眼睛像是带了勾、安了刀,似乎要把包袱切割成碎片,看清里头装了什么好吃的。

腊月的嘴巴几乎要咧到耳朵根了,要不是顾忌到身份,大概早就冲上前来,抱住若萤连转二十个圈圈了。

小芒和丑瓜,则用一种高山仰止的崇拜眼神看着她。

倒是把若萤看出了一身鸡皮疙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