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24章 狭路相逢

东鲁传 李阐提 3101 字 10个月前

据说那口井很不太平,从祖上算下来,前后淹死过七八个人。有主也有仆,有男也有女,有自尽的,也有被溺死的。

就在不久前,若萤刚去过那里,绕着井台转了一圈又一圈,感受着那份来自地底的阴冷。

那里的促织,比别处的长的大,叫声更响亮、也更加有力气。

据说,那是因为汲取了亡灵的力量。

就像是人死后埋在花树下,来年的花就能开得格外绚烂。

人死后都要往生,那些盘桓不肯去的,大多是死得不甘不愿的。

为什么不甘愿,其实这才是若萤最关心的。

她想要搬开那块石板,看看里头到底有什么。是尸骨累累呢?还是会有什么戾气冲天而起?

可惜她这副身子骨不争气。想要挪动石板,除非是像钟若英这样的身体才行。

像钟若英这样的……

若萤隐约听到了彼此的心跳声。

她的是又快又紧,像是黑夜中受惊狂奔的人,而对方的心跳则又沉又闷,仿佛包覆着厚厚的绵絮,看似柔软可亲,实际上却是致命的重锤。

“这是要干什么去?”

钟若英瞅着她,就像是面对一盘菜,盘算着该从何处下口。

“找我弟。”

若萤老实地回答道。

钟若英语调轻松,就像再寻常不过的聊天:“二伯母带着,你怕什么?怕他给人拐了、还是给掐死?”

“哦。”

若萤迟疑着。

气氛再度变得僵冷。

“你在想什么?”

这可不是随口之语。

很久之前钟若英就很奇怪,面前这个人到底在琢磨些什么?为什么不像其他孩子那样,能够凭借一个小动作看穿其心思意图?

她的脑袋究竟有没有问题?看那架势,如果要她一整天都不准动,或许她真的会一整天都在那里竖旗杆。

如果连个小孩子都研究不透,他这二十余年算是白活了……

有样学样地垂下眼,他瞥见了自己腰间的鹤逐日五彩绣纹的扇子套。

“这个好看吗?喜欢?想要吗?”

钟若英不由地心念一动。

若萤慢慢地点点头,目光有点发直。

“这可是才得的,上身还没热乎呢。你想要,我还得考虑考虑呢。”

钟若英徐徐打开竹骨苏面晓妆仕女金陵折扇,俯视着面前不足胸口高的小孩子。

“难得你这么喜欢,我要不给你,回头太太们会骂我不体恤弟妹。可是,就这么给了你,还真有点舍不得。要不,你用个差不多的东西跟我换可好?”

这话就像是香喷喷的鱼饵。

若萤不敢置信地抬起头,一边答应着,一边急切地环顾周身,却发现只有腰上挂着的那个香囊勉强还能拿得出手。

不管家里多艰难,每年端午节,她们姊妹几个都会收到若苏亲手制作的绣花香囊。

绣线难得、布料金贵,打不起精细活计的主意,她就会用各种碎布头来拼接制作。

经过她的巧手和慧心,那一堆难以派上大用处的布头摇身一变,变成了别具一格的巧物件,而且,绝对是世间无二、天下无双。

若萤摩挲着香囊上的线迹,每一条都代表着艰辛和真挚,那是血浓于水的手足情,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四妹,不会吧?你想用那个跟我换?你要我怎么戴出去?你确定别人不会笑话我?”钟若英委屈地叫道,“我记得先前你有个紫色双穗的香囊,背面绣着五福临门,前面是江山红日蓝海水。那个倒是挺适合我的,要不,用那个交换怎么样?”

他的一本正经落在若萤的眼中,直是如落入蛇窟中一般。

黑夜。

偏房。

诡异的声息、蛇一般纠缠的男女。

这是她重生为人的第一场噩梦,难道也是大堂兄的心病?

难道说,钟若英要拿她做解药?

那个被她无意中捡到的香囊,那个被她攥住的香囊,竟是别人的咽喉吗?

她呆呆地看着对方,竭力做出冥思苦想的模样,最终拍拍脑门儿以示无奈,更是借机安抚发麻的头皮。

“我不记得有那个。是谁、几时给我的,为什么大哥哥记得、我却一点印象也没有?”

她眉头深锁,看上去无辜又失落。

钟若英紧绷着面皮,直直地盯着她、盯着她深幽的眼睛。

“你忘了?好像是二伯父那边的四姨娘给你的呢,里面装着三姨娘特制的‘定魂丸’。那会儿你正病着,说这个香能让你尽快好起来。你当真不记得了?那么好看的一个香囊……”

虽然是放软了身段,放缓了声音,但在若萤听来,字字句句都是利刃。

ps:名词解释

取名避讳---“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是古代避讳的总原则。避讳分为几种:国讳,家讳,内讳,宪讳,个人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