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24章 狭路相逢

东鲁传 李阐提 3101 字 10个月前

从这一点来说,这惯于息事宁人的本性,却跟若苏一模一样。

钟若芝刹那笑靥如花:“这种事有什么好较真的?不过是寻个话题和姐妹们多聊聊罢了。家里头这些个姐妹中,我看冯姐姐跟三妹倒是很能说得来,是因为都是在家做大姐的吗?”

话听着很寻常。

如果冯恬对她的脾性毫不知情的话,一准就能痛快地答应下来。

但是俗话说得好“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在她口中不知吃过多少亏的冯恬,马上听出了她的弦外之音、捕捉到了她笑容背后的阴冷之气。

拿徐少爷比萧哥儿,跟拿她比若苏,道理是一样的,是把她冯家跟三房打成了一个水平。

三房什么情况?穷得只剩下屋顶,三餐不继、衣不蔽体,然则冯家也好不到哪里去。

不然,何以连闺女都养不起,唯恐不迭地送到亲戚家来蹭吃蹭喝?

钟若芝这是嘲笑她呢。

冯恬的眼神登时就冷了。

一个庶出的女孩儿,没有娘亲、不受爹重视,这么多年了,迟迟没有被二太太收在名下,这就意味着她的将来无法得到父母的有力保障,弄不好,还不如普通人家的闺女嫁得如意称心呢。

处在这样一种进退两难的境地里,有什么资格取笑别人?

好不好她冯恬还是正室生养的呢。就算将来找婆家,同样的人家,也得先尽着嫡女选,选剩下的,才该姨娘生养的。

或者还有更特殊的,嫡女嫁过去尚且不够表现出对婚姻的重视,女方还要陪送上一个庶出的以为媵妾。

就大姑娘钟若兰那样的,万一将来遇上这样的机遇,难保大爷他们不会想出这么一招来惩罚二姑娘。

谁叫她素日里那么能张扬呢?因为她,大姑娘的光彩完全给掩盖了,大太太的脸色有多难看,难道二姑娘一直没发现么?

仗着有老太太撑腰,就能万事顺意吗?

钟家迟早都是大房的,这个事实就连瞎子都看得出来。

当然了,这些事没必要说穿。她姓冯,不姓钟,她不会帮着姓钟的来对付自己的亲姑姑。

她虽是客,但在这座老宅子里,她有靠山、有自己人,处境不比钟若芝差。

想到这里,冯恬秋波微动,佯作不懂地拉着钟若兰一同下水:“天下做大姐的,大概都是一个心思,不但要为父母分忧,还要担负起照顾幼弟幼妹的责任。自然是跟无忧无虑无牵无挂的人不一样,你说我说的对不对,姐姐?”

这话甚是动情,钟若兰微笑着点点头。

“想来只我没福,没个一母同胞的兄弟姐妹做伴儿。”

钟若芝端起茶碗,微垂了眉梢嘴角。

她的没福,何尝不是二房的没福?

座中的都不是傻子,自然不会没脑子地议论长辈们的是非。

于是,几个女孩儿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忽视,你看我的穗子打得巧,我夸你的针脚走得密,瞬间便机警地避开了这一敏感话题。

若萤暗中扁扁嘴,自角落踅出了花厅。

老宅里没有什么可提劲的,只除了下人们的小道消息,还算精彩。

只是今天出门好像忘了看黄历,刚走出夹道、折进蔷薇花棚中,迎面便撞见了一个噩梦般的身影。

待看清对面来人,若萤想要躲避,却已经来不及了。

她只得立于小路边,端手垂眼瞅着自己的脚尖,做出一副畏惧老实的模样。

“怎么,哑巴了?你娘平时就是这么教的你?见了人,连个招呼也不打?”

钟若英的语气就像是石头后的青苔。

若萤歪着头、斜眼瞅着他,就好像没睡醒、听不懂一般,表现出恰到好处的困惑。

钟若英的眼睛倏地眯紧了。

钟家有一怪,取名胡乱排。

大房有个“英”,三房也有个“萤”,虽说同音不同字,却也是犯了某种忌讳。

说起来,这又是一段仇恨。

大太太一直坚信,妯娌叶氏给孩子取这个名字,是故意的,其中包藏着祸心,是不忿自己的境遇,是觊觎大房的地位,有偷天换日、篡位□□之企图。

在外头,只要是大爷钟若英跟三房的钟若萤同时进入话题,人们就会管他们兄妹俩叫“大英”、“小萤”。

瞧吧,这就是二人、二房在世人心目中的差别,一大、一小而已。谁敢保证,小的不会长成大的?到那一天,是不是就是三房当家作主之时?

庶子当家,这是不可能的。

正因为付诸不了现实,所以才会选择从其他方面满足自己的意愿。

就好像给自己猫狗取个仇人的名字,时时呵斥、驱使、捶打,确实能够出气、解恨。

这兴许就是叶氏的野心、是三房的不安分,更是叶氏对亲家钟氏的不满。……

不过,现在好了,因为上次那一垄地,让三房的“小萤”获得了一个朗朗上口且独一无二的称呼:拼命四郎。

自从有了这个绰号,街面上果然再也没有人“大英”“小萤”胡乱叫了。

……

下人们的说话声在层层的房舍和花木之外,隐隐约约听不真切。

四下里阒寂无声。

微风拂过,甚至不能惊动叶底的水珠。

往后不远,就是钟家的祠堂,由蜿蜒的围墙和密密的树林包围着,隔开了广袤的田野,以及相距不远的那片让人人尽知、人人谈虎色变的乱葬岗。

祠堂外的柏树林里有一口老井,上面成年累月盖着一方石板。那里比祠堂还可怕,光是远远瞅着,就让人头皮发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