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东面黑龙河的特产,是一种只生活在两乡水里的贝类,大小如指甲盖,青壳白肉,味道极为鲜嫩,价钱也很便宜。
若萤最爱这东西。只要家里买了这个,她最期待的既不是吃肉、也不是喝汤,而是抱着淘出来的一盆壳子,找个安静的地方靠坐着,一个壳子一个壳子地翻,找出没淘净的蚬子肉。
这种像是小鸡土里刨食的活儿,她却做的一丝不苟且乐在其中。
那个充满期待的过程,以及有付出必有收获的结果,让她特别有成就感。
叶氏也知道她这个小小的嗜好,偷眼看去,果然见她看着那一牛车蚬子的眼神有些发直、发亮。
叶氏禁不住心酸:这孩子从不把喜好表露出来,就像是无欲无求的傻子,倒是让爹娘省心了,可她这么小,就这么隐忍克制,实在叫人心疼。
想起之前她为姐妹们讨公道,豁出脸皮去得了四房的三个银丁儿,若是拿去化了,也值三十来个钱。又从她姑姑那里得了礼物,拆拆卖了,又是几十文。
吃一顿蚬子不过几文钱。再说了,吃不起肉,多煮两碗汤喝了过过瘾还不行吗?
想到这儿,叶氏的心肠立马就硬了,当时打怀里摸出手帕,一层层揭开,取出两文钱,称了五斤,心想,这孩子今天大概能过个瘾吧?
若萤赶忙接过提兜,好像慢一步,蚬子就会没了似的。
叶氏难得见她这么小心眼儿,不由得微笑道:“有水,别弄湿了衣裳,这个娘来提着。”
若萤这才收回手,眉梢嘴角的轻笑看得叶氏差点没涌出眼泪来。
这就是她的好孩子,就这么一点点东西,就能打发满意。
终于挤出了汹涌的人潮,整个人都觉得像是卸下了一副重担,脚步跟着心情一同变得轻盈快活起来。
回家的路上,不可避免地再次经过了“四郎饭庄”:连排八间大瓦房,带着后院驻马住宿,煞是阔气排场。
门前洒扫爽洁,一溜数根旗杆上,彩旗飘飘是抢眼的提醒和无声的招呼。
门首的合欢树下拴着两匹马,空气中有些马尿味儿,地上却没有马粪,可见活计勤快,而掌柜的之干净利索,也一目了然。
正值吃饭时间,大开着的门窗里,阵阵酒香肉香扑面而来,勾得人饥肠辘辘、食指大动。
叶氏目不斜视地径直往前。
这是她标志性的动作,据说幼时经过严训,能够头顶一碗水,一口气走上一里路,那碗里的水都不会溅出来一滴。
这种气质跟合欢镇上的所有女人都不一样,也包括她的几个妯娌。
也就是说,她不像是个乡下女人。
不管生活在哪里,一旦表现出与众不同来,自然而然就要招惹些口舌。
很多人背后指责她傲气,也不看看自己什么家庭什么情况,那么趾高气昂地,当自己是名门闺秀还是世族千金?
这些话或多或少也传进了叶氏的耳朵里,她虽然生气,却也未可奈何,而且也绝没有要妥协的意思。
若萤倒是暗中欣赏母亲的派头。那些非议的人,大多都是出于嫉妒的心理,就像是输给了一只白天鹅的鸭子。
乡下人见识短浅、劣习无数且很不以为然,即便对着镜子审视自身,也分辨不出倚门调笑、一步三晃究竟好看不好看。
这便是井底之蛙的悲哀,一辈子未曾跳出过深井,又怎会明白天空的辽阔。
……
“那个谁,你等等。”
走得好好地,一个人影忽然从四郎饭庄里冲出来,几个蹦跳就到了跟前。
ps:名词解释
合欢花---别名夜合欢、夜合树、绒花树、鸟绒树、苦情花,树形姿势优美,羽状复叶昼开夜合,入夏绿荫清幽,粉红色绒花吐艳,十分美丽,有色有香。
嫩叶可食,老叶可以洗衣服;树皮供药用,有驱虫之效,可治郁结胸闷、失眠健忘、滋阴补阳、眼疾、神经衰弱等症。《神农本草经》:合欢,安五脏,和心志,令人欢乐无忧。
甜沫---一种以小米面为主、添加粉丝、蔬菜、豆腐丝之类的辅料一起熬煮的咸粥,济南人称之为“五香甜沫”。
关于其来历,据说明初,朱棣迁都北京之后,设光禄寺为礼仪祭拜之地,为了祈福江山社稷,光禄寺研制了一个以小米为基底的粥,命名为茶汤。在祭祀拜天之时,赐文武百官各一碗,敬畏上天。
明代天顺元年,英宗为关切次子德王,命光禄寺将此膳食技艺传到济南德王府。德王府后将茶汤技艺传至秦府,秦府将其改善为山东茶汤,并在茶汤的基础上,在小米面里加入姜与胡椒,演化出了香辣的小米粥,称之为甜沫。
3下货---指动物内脏,或泛指除去肌肉以外的其他动物器官,与“下水”同义。
4雪里红---又名雪里蕻、雪菜、春不老、霜不老,因秋冬季节叶子会变为紫红色故名“雪里红”。能解毒消肿,开胃消食,温中利气,明目利膈。主治疮痈肿痛,胸隔满闷,咳嗽痰多,耳目失聪,牙龈肿烂,便秘等病症。
《广群芳谱·蔬谱五》:四明有菜名雪里红,雪深,诸菜冻损,此菜独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