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房之中摆放着一套器具,那是原主用来做胭脂水粉,以及桂花油的工具,傅蕴对这些东西不大熟悉,只能按着记忆摸索着去做。不过因着还没能把握好分量,所以并没做出满意的成品,这也是她还未拿胭脂出去卖的缘由。
床榻的矮几上摆着个小箩筐,里面装着的是针线等物,并着几块碎布。
傅蕴看过原主的绣品,原主并不是个擅长女红的人,虽说应付寻常针线活,甚至做个衣裳并不成问题,但却绣不出来什么精细的东西。
傅蕴的女红极好,当初父亲给她请了京城最好的针线师父来家中教授她,后来嫁入安王府后,萧祁也会搜罗各地的针线绣法给她。
傅蕴或许不是绣工最顶尖的,但天下大概没有哪个绣娘比她知道的绣法要多了。因为大多顶尖绣娘的行针走线的法子都是不外传的,只传自己嫡系的徒弟,也不知萧祁究竟费了多少工夫才能搜罗到那么多绣法。
说来倒也奇怪,傅蕴原以为自己再想到与萧祁有关的事情大概会难过,或者愤恨,但是都没有,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平静。
傅蕴整理着箩筐中的针线,思索着日后的生计问题,如果只靠着那些薄利的胭脂水粉,大概能够维系着现在的生活,可万一有什么意外发生,那可就是捉襟见肘了。
如今她能够用以赚钱的,只有她的针线女红。
上好的绣图可以卖出几十两上百两的价格,顶尖绣娘绣出的,甚至可以开价更高。
早些年在京中,有一副由几位顶尖绣师联手绣出的八仙过海长卷,甚至卖出了近万两的价格。傅蕴曾经见过那卷绣图,囊括苏绣、湘绣、蜀绣、粤绣四大类,所用到的针法更是繁多,譬如错针绣、满地绣、平金、影金、挑花等。据说这幅八仙过海长卷耗费了数位顶尖绣娘们数年的时间,的确值得这个价格。
傅蕴并不想太过张扬,只想绣些价值几两、几十两的绣品,能够顾着自己的过日子就够了。
她对金陵城诸事都不熟悉,原主的记忆也不过局限在这一带,对布庄绣庄更是毫不知情,所以她才应下了向晚的邀约,准备晚些时候向那些姑娘们打听一下,心中先多少有点考量。
等到过几日得了空,再到附近的绣庄去看了一看,琢磨一下该拿怎么样的绣品去卖比较合适。
傅蕴拿碎布片绣了点花草练手,午后又将衣物洗了洗晒在院中,等到时辰差不多了,便随着向晚她们一起去了天香楼。
作者有话要说:前两天看了张秦淮夜景的图,突然就想着改了下开头,以及一些人设,之前那版忽略就好==
前半段种田,傅蕴赚钱过日子、培养一下太子,顺道围观一下小姐姐们的故事
后半段回京,查出前尘旧事,算算账,谈谈恋爱的故事
希望大家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