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上就又卖嫩豆腐的,李婆称了几块水嫩嫩的白豆腐,这时候的白豆腐啊热磨好的,不烧也能吃。唐小棠咬了一口,别提多嫩多清香了。
人说豆腐西施豆腐西施,一双白净的小手泡到水里捞出嫩豆腐,是得多赏心悦目啊。
可惜长街上的豆腐铺子,当家的是一位老大爷。
味道做的倒是很好。
李信这边,他请了秦夫子来棠铺子,秦夫子听元琛讲了,现在李信一边读书一边做铺子里的管事,他是不满意的。
秦夫子有自古读书人的怪脾气,那就是有点点清高。
觉得读书就得一门心思读,若歪门邪道还去做生意,得是多浪费爹娘的心血,多浪费时间啊。秦真意来唐家教书,一门心思是扑在苏元琛身上的,谁知冒出来个李信。
文章里见人品,苏元琛是稳当的,作文行云流水,李信则有些奇思异想,秦真意倒有几次为他的文章眼前一亮,但李信远远不及苏元琛的一点是底子打得不结实。
于是李信得了一篇文章,就得被秦真意骂上一通,这骂倒不是泼妇一般的喊街,是说他浅显的道理也不读通透、写文章好高骛远——更让人心碎了。
每每粗口说他一通,秦真意就会拿出一本书交给李信。如此往来,李信在学海中翻来覆去地溺水,真正得到了“苦作舟”的理解。
一来一往去,秦真意对李信还真上了点心,虽然基础差了许多,可能用功就是好事,起码一个秀才可以搏一搏。
秦夫子对李信上心了,自然会问一下学生的家里营生,这才知道李信在做铺子里的管事。这不是本末倒置吗?
秦夫子几次旁敲侧击,李信都不接茬,一边说着是的是的,一边又递上新鲜出炉的文章,一脸做好了挨骂的准备。
几次下来秦夫子也没脾气了,还能怎么着?倔脾气对上装糊涂。
这天放了课,唐家的几个少爷都出去了,李信跟着秦夫子后头走,秦夫子道:“还跟着我做什么,又有文章了?”
李信先是递上墨条,秦真意一看就怒了:“你本是没多少银子的,怎么还不留着银子读书用,墨条你且收着。”
李信碰了一鼻子灰,不好意思地摸了摸鼻子道:“知道先生后日要回乡,学生想为先生践行。”
“践行?”也不知苏元琛何时过来的,怕是要过年,苏元琛也比往日开朗许多,笑着朝李信道:“是你做管事的那个棠铺子?”
李信答道:“正是。”
苏元琛有意给李信挣回在夫子眼中不务正业的形象,忙朝眉头皱着的秦夫子说:“先生就一起去吧,棠铺子很有名气,能做旁人做不出的味道。”见秦真意还在犹豫,他忙打了个眼色给李信,李信接着说:“先生就随学生去吧,回乡路途遥远,学生心有——”
“行了行了,别说些虚的了,会去的。”秦真意也是被两个门生一唱一和给弄得头大,干脆就应了。
这厢,李信与苏元琛相视一眼,不由都笑了。
作者有话要说:作者君:明日会入v,掉落万更粗长君-,入v以后固定更新时间是早上十一点,期待各位客官老爷们光临——鞠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