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小学的时候许清是一周回一次村子,每次待两天。加上各种节日和寒暑假,一年之中倒是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待在村子里。后来上初中了课程越来越紧张,学校只有星期五的晚上才放假一晚。下午四点半下课,六点半到七点的时候到家。冬天天黑得快,五点半的时候天就全黑了,连路都看不清。东兴岭的小孩到董家村上学的还能赶在天黑前回家,在安南镇上学的都要打着手电筒回家。回到家以后,休息一个晚上。第二天早上四点起床,背上这一个星期要吃的米和要穿的衣服,打着手电筒赶去学校。
这样一来,许清的行程就被安排的很紧。奶奶心疼她,不想她来回奔波只为了在家里住上一个晚上,就让她一个月回家一次,一个星期往家打一次电话。五年级的时候,弟弟许逸也到了安南镇读书,这样倒是方便了许清。许清不常回家,米不够吃,奶奶就托到安南镇买东西的村里人把米带去给她。衣服让弟弟带给她,一切都被安排的很好。只是光阴易逝,韶华难在。许清一天一天的长大,奶奶却一天一天的老去。
后来许清到县城读书了,半年都难得回到村子一次。随着时间流逝,许清的学习也开始逐步下滑。小学时还能保持前三名,初中时一直徘徊在年纪十名,最后泯然众人矣。
青春叛逆期的时候许清沉迷于小说,不想读书。为这事,所有的亲戚都来劝过她,希望她迷途知返。可是正叛逆期的她听不进去任何人的劝告,包括含辛茹苦抚养她长大的奶奶。有一个词教“窝里横”,专指在家里称王称霸,在外面胆小得像兔子一样的人。许清略带一丝“窝里横”的渣属性。她这个窝里横甚至对着软语劝她的奶奶大吼大叫,和她对着干、和她吵架、还把奶奶气哭了。
至始至终,奶奶都没有怪过许清。吵闹过后,许清开始为自己做过这样的事情感到后悔。但是已经发生的事情没办法改变,她只好在别的方面弥补奶奶,这种弥补主要表现在物质上面。
青春叛逆期过去了,许清又开始专注于学业。只是她的学习已经落下了很多,为了考上理想的学校,她必须加倍的努力。学业这座大山压得许清喘不过气来,她回村子的次数越来越少,每次回去待的时间越来越短。
高中毕业以后,许清到离家三百多公里的省城上学。那时候,许远生的身体被查出来各种毛病,干不了工地上的活。家里几乎全靠他一个人撑着,他累倒之后,一时之间家里就变得十分拮据了。幸好国家政策好,许清申请了助学贷款才得以完成学业。在读期间,许清只在第一个月从爸爸手里拿了六百块钱的生活费。此后,她一直靠着各种兼职和寒暑期打工来养活自己。
来回车费要近两百元,许清一个月生活费才六百到八百元。为了省钱,她很少回家。五一节和国庆节难得放假,许清又去做兼职挣钱,放弃了回家的机会。寒暑假时,许清又忙着打工挣生活费,只有过年的时候才在村子里待一个星期左右。正是因为许清这样拼命,在拿到毕业证的同时许清也还清了贷款。
大学毕业以后,许清忙于工作,平时难得休假也把自己忙得像个陀螺一样转个不停。做完了公司的事情,她还私底下在一些代理记账公司接单子挣外快。许清沉迷于挣钱,甚至连年假都不休就是为了多挣点钱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周围的男生都被她拼命挣钱的架势给吓住了,不敢与她有进一步发展。
挣了钱是可以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可是代价确实和家人的聚少离多,也不知道是值还是不值。许清挣钱以后热衷于给家人买各种各样的保养品,买质量好衣服,以此来表示对家人的关心和爱护。
许清想着长大后多多挣钱孝顺奶奶,她给奶奶买许多补品,希望奶奶能感受到她的心意。她总以为时间还早,她还有时间去为奶奶做一些事情,可是到最后却一件也没有来得及做。许清甚至没能赶上去见奶奶的最后一面,没能知道老人最后一刻是否内心还牵挂着她。她是真的后悔了,却再也没有机会知道这件事情了。
人生七十古来稀,几十年的人生太过短暂,能做的事情很有限,所以我们要在有限的生命力尽量多做一些事情。有些事情可以等待,也值得等待。有些事情确是等待不得的,要趁早去做。尤其是对待长辈们,尽孝要趁早,不要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时候才来后悔。
作者有话要说:五千字的更新送给各位看官,请大家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