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别拿婆婆太当妈3

庶女外室重生记 沈封 4893 字 10个月前

“妾身记得,当日求亲的时候,淮安王夫人是说过的,必会把凝心当做亲女儿一般待着。怎么一转眼的功夫,这外头就传遍了沈府外头还有个三少夫人,这少夫人连儿子都生出来了,三公子为了外头那位连王府都不回来了。”沈夫人讥笑,凉凉道。

卜夫人神色凛然,义正言辞道:“沈夫人放心,我府里是绝不会认沈铭心这儿媳的。”

沈夫人冷笑:“什么沈铭心,她早已同我沈府脱离关系,如今不是唤作贞娘吗?”

卜夫人温润一笑,点点头,端起那墨蓝色茶盏轻啜一口淡茶,气定神闲道:“这贞娘虽生了儿子,可我淮安王府是不会认的。”

沈夫人冷冷道:“生都生了,不想认又如何?如今长安可还回来?”

卜夫人面上不见波澜,状似随意道:“长安近来深受圣上喜爱,今日去赴皇上的宴席去了。”

卜夫人这一句看似随意的话,却让沈夫人冷静了不少,若论其地位沈大人虽是礼部尚书,可比起淮安王府终究是差了一截。朱门娶新妇,要么便娶一个门当户对的,像世子便娶了安平郡主同忠勇侯的女儿;要么,就是想避其锋芒,便让儿子去个良民的女儿,像李兰陵娶的刘氏就只是个富农之女。

李长安娶沈凝心却着实是高不成低不就的,虽说沈大人执掌礼部,李兰陵和李建申都在礼部任职,可以沈大人的官职终究还是差了些,旁人难免议论纷纷。幸好李长安是继室生的,不是世子,平日里也是游手好闲的,这才没让城中人说三道四。可也就是因着这由头,沈凝心虽是高嫁了,沈夫人却总觉着女儿嫁亏了。

岂知沈凝心过门还没满一年,李长安就在军中闯出了名堂来。听闻前几日皇上才刚封了他官职,还同淮安王夸赞“虎父无犬子”。如今朝野中都是看好李长安的,这样一来,免不了拿沈凝心同别家新妇作比,偏偏沈凝心莫说同别家比,就是和淮安王府另外两个媳妇比起来都差了许多。

论家世,沈家比不过世子妃家门显赫,论贤惠温顺沈凝心又比不上刘氏,虽说沈凝心容貌比世子妃和刘氏都好了许多,可自古以来都有红颜祸水、娶妻娶贤之说,纳妾才要美人,沈凝心的美貌落到外人眼睛里只成了个短处。

沈夫人也自觉心虚,知道沈家比不得淮安王府,也清楚女儿自小被她惯坏了。可若不趁着现下让卜夫人表态,日后那贞娘将孩子养大了,岂不是养虎为患?

沈夫人想了想,道:“长安自是个好孩子,可即便如此,咱们为人父母也该多替子女设想,外头的野花再想也保不齐是别有用心的。他若真缺人,凝心也不是善妒之人,给他纳两个美妾便是,还会短了他的不成?可他却成日往外跑,如今连家也不回了,这不是摆明了告诉旁人,凝心连自个儿夫君都留不住?”

沈夫人这话,本是以退为进,岂料沈凝心正进屋子,没听前头的,只听了后面这半句,登时对母亲有了不满,脸色也不大好了。

卜夫人恰巧瞥见了沈凝心在门外露出的一截衣袂,忽而勾起了嘴角,义正言辞道:“亲家母这是什么话?凝心进门才多久就给我们李家生了个大胖孙女,我李家岂能那般忘恩负义?长安这孩子也不过是被那贞娘给诓骗了,那贞娘可不是什么好东西,我李家绝不会让一个庶出来作正室,更不会做出宠妾灭妻的混账事来。”

卜夫人这话说的沈凝心眼眶一酸险些落泪,她这些日子受的委屈多,都不忍同父母亲说,本是怕母亲担心,却不料母亲竟不想着自己还说要给李长安纳妾,却是被婆母拦住了。沈凝心心中五味陈杂。

“凝心来了,快坐罢。”卜夫人看着沈凝心的眼神温柔得好似那湖水一般,不知内情的只怕还以为她才是沈凝心的生母。

沈凝心同卜夫人和沈夫人见了礼,便挨着卜夫人坐了,沈夫人见女儿对着自己有些冷,本想同女儿说两句,可才一开口就被卜夫人截住,只见卜夫人拉着沈凝心的手,万分恳切道:“这孩子怎么瘦了?旁人坐月子都胖了不少,唉……都是怨我,没料到事有外一,竟没提前备好月子里要用的……”

卜夫人正同沈凝心说话,就见新来的名唤桃枝的小婢子进来了,桃枝是新来的,虽愣头愣脑,人却耿直忠厚,是以便被分去管库房。卜夫人见她来了,一时想不到她有什么事情,便问她:“进来干什么?没看我正同凝心说话呢么!”

那桃枝憨憨道:“夫人前两日寻的那千年人参被找着了,就在库房最里边的那柜子上。”

卜夫人被这桃枝气得险些吐血,她怎么也没想到桃枝竟当着沈凝心同沈夫人的面说这句话。

前几日,卜夫人一直觉着自个儿被李长安气得不轻,便想着给自个儿补一补,恰逢核对账目时发觉库房还有两株千年人参空置着,卜夫人便差人去库房里寻了半日,想将那人参拿来炖汤给自己补养,怎知当日找了半天也没找见那人参。

卜夫人本以为找不到这人参此事便罢了,岂料这桃枝却将这件事看在了眼里,整理库房的时候时常留意有没有千年人参的影子,这日还真教她寻见了。便满心欢喜的来向卜夫人通报,门口的婢子不知内情便放她进来了,岂料桃枝竟当着沈凝心和沈夫人的面就说了这事。

沈凝心月子里几乎是没怎么补养,卜夫人自己做的事情心里还是有数的。

沈凝心入门快一年却对家务事毫不关心,大半的时候都躺在床上养病安胎,加之沈凝心在家中就是最受父母亲宠爱的幺女,整日里除了撒娇玩乐再也不会旁的,是以卜夫人对她早有不满,那些管事仆妇也都见风使舵,刘氏月子里的时候后厨挑着各色补品可劲儿往刘氏院子里送,轮到沈凝心坐月子后厨却只每日按照份例做。

好在沈凝心陪嫁里有不少补养的药材,加之淮安王府到底是王府,每日吃食即便只是按照份例也都不差,卜夫人又惯会做门面,沈凝心一时间也没想到卜夫人有意冷落她,加之在沈府时沈凝心一撒娇沈大人便讨饶,是以沈凝心虽对卜夫人有许多不满,却以为自己是能讨得了卜夫人喜欢的。

卜夫人眼看着沈凝心就在身旁,虽心里一万个不愿意,却只能心疼的拍了拍沈凝心,同沈凝心笑道:“我前几日想着你在月子里,想给你找两棵千年人参补一补身子,没想到一直没找着那人参,今日总归是让我找着了,回头让他们送去给你补身子。”

沈凝心听了很是欢喜的点了头,她想,卜夫人还是疼她的。可旋即她想到沈夫人身为她的母亲竟想帮李长安纳妾,便不由得眼神一暗。

卜夫人惯会察言观色,看沈凝心这般作态,虽还心疼那两棵千年人参,心里却松落了不少,便道:“我当你是同亲生女儿一般的,我只两个儿子,如今有你这么一个可人的媳妇,怎会不喜?你别听外头那些个闲言碎语的,说起贞娘生的那两个,我是绝不会认的。”

沈凝心忽而又想起那日刘氏同她说的话,便道:“母亲,我想把长安在外头生的儿子抱回来。”

卜夫人其实本就盘算着想将那孩子接回来,一则世子妃如今又有了身孕,保不齐这胎就是个儿子,如此一来,世子有一个儿子,李兰陵有一个儿子,两人就扯平了,可若将那恒哥儿接过来凑个数,那淮安王的孙儿里就有两个都是卜夫人的亲孙子,这样也能遏制世子妃一二。

二则,卜夫人虽不喜沈凝心,却觉着贞娘上不得台面,也不想让贞娘多个筹码。是以便想将恒哥儿接过来,可这话却不能卜夫人自个儿说,不然沈家怕是会埋怨卜夫人,如今沈凝心提出来,倒正中了卜夫人的下怀。

虽是如此,卜夫人却吃不准沈凝心是为着什么才说了这话,若只是试探而已,卜夫人应了怕就中了计了。便仍旧装作迟疑道:“要那野种作甚?我已有了平哥儿和珀姐儿,日后你再生两个,咱们还缺孩子?”

沈凝心听了这话宽心不少,道:“虽是如此,可那孽种落在外头,李长安又是个没良心的,哪儿还记得我们母女。”

卜夫人心中登时涌起一股厌恶之情,卜夫人虽不喜李长安,可也受不了沈凝心当着她的面这般说李长安的不是,卜夫人虽是以退为进,却没真想着后退,如今沈凝心言语间得寸进尺,让卜夫人暗暗腹诽,日后少不得要收拾收拾这新妇了。

忽而,没等卜夫人开口,沈夫人便皱眉,怒道:“凝心,怎可直呼你夫君的名讳!况且他少年英才、年纪轻轻就封了将,哪里不好了?哪有你这般说自己夫君的不是的?”

沈凝心听了这话登时红了眼眶,埋怨道:“我说错了吗?嫁人前就听说他整日里游手好闲……”

“住口!”沈夫人怒道。

沈凝心闻言落泪,她长到这般大母亲还是第一次训斥她,卜夫人见状立刻揽过沈凝心安慰,“好孩子,那小子太不成器,竟如此待你,我回头定好生教训他。”

沈凝心听了这话,只觉着卜夫人是在帮着她说话,不疑有他,又想到长安城中盛传李长安不孝、同卜夫人不和,更觉着卜夫人是同她站在一处的,便顺势埋怨起李长安来,卜夫人也不反驳,搂着她好声好气的劝慰,可听着沈凝心埋怨李长安,对沈凝心却愈发厌恶了。

卜夫人不喜李长安那是自然,卜夫人平日里也没少私底下说李长安的不是,可李长安再如何到底也是卜夫人亲生的,卜夫人心里是巴不得李建申早点死,可却从不会巴望着李长安早死,这便是其中的差别。沈凝心不明就里,只以为卜夫人说的那些场面话便是真心话,以为卜夫人是向着她的会同她一起对李长安同仇敌忾,不料反倒惹了卜夫人的不快。

沈夫人到底是管着沈家二十余年,经过大风大浪,她再清楚不过,卜夫人同沈凝心一道埋怨李长安,往好听了说兴许是盼着家和万事兴;往难听了说,就是想让沈凝心在外头闭上嘴。卜夫人的心里指不定已经将沈凝心罚上一万遍了,偏偏沈凝心说起李长安的不是还没完没了,沈夫人看着卜夫人笑得如沐春风的模样,心沉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