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第十八章

第十八章

明珠夫人笑道:“安主子说笑了。老三那边已经差不多有眉目了,只等过去这几个月,天暖和了,就商量走礼。老大那边,”顿了顿,略有些不自在,说道:“听我家老爷说,过两年再提吧。几个孩子,到底还小。更何况,老大出门办差,一时不能回京。”

李安安听了,点头笑笑,“儿孙自有儿孙福。姑奶奶就是个有福的,连带着全家都是福气满满,多少人羡慕呢。”

惠嫔也带着索尔和夫人凑趣。说的明珠夫人舒展笑颜。李安安看话问到了,本想巴颜夫人与刚阿岱夫人多少也会说两句,联络联络感情。哪知二人跟锯嘴的葫芦似的,半句不吭。心知李家多年不曾跟天子近臣走动,遇到明珠夫人,心里发怯,便不多留,起身告辞。

惠嫔见李安安茶也不喝一口,就来一通闲话,料想有事不便多说,也不深留,叫来小宫女挑了几样腌菜,装满一个攒盒,请李安安捎回去下饭。李安安推辞两句,叫葱香伸手接了。又与几位纳兰夫人闲话几句,这才坐了轿子回启祥宫。惠嫔领着人送到宫门口,看轿子走远,方才回转。

回到后殿,索尔和夫人趁无外人,问道:“安嫔特意来,就是说两句闲话?”

惠嫔看明珠夫人,明珠夫人摇头不知,倒是耿格格笑道,“媳妇有个猜测,也不知道是不是?”

惠嫔笑说:“弟媳妇不必见外,宫里你是常来的。咱这儿也没外人,但说无妨。”

耿格格笑笑,伸手比了个六,道:“方才那位一等伯夫人,小时候我在娘家的时候,也曾见过一两回。她家里,可是还有几位姑娘,没出阁呢。”

惠嫔闻言,与明珠夫人对视一眼,看明珠夫人脸上并未添几分喜色,知道这是看不上巴颜家的姑娘,笑道:“我怎么忘了,巴颜夫人的婆婆,还是弟媳妇姥姥家的老姑奶奶呢。怪不得你小时候见过。来来来,赶紧说说,他家姑娘模样品性如何,等咱们身边有了合适的,也好给拉拉线。做媒人,也是给下辈子积福呢。”

耿格格看看婆婆、伯母,见二人均未阻止,笑道:“一等伯家,我见过的,有四姑娘、五姑娘和六姑娘。四、五两位姑娘是庶出,打小由祖母抚养,看女儿经长大的,无论女红、性子,皆是不错。六姑娘乃是方才那位巴颜夫人亲生,自幼爱若珠宝,颇有几分将门虎女的性情,最是爽朗干脆。几位姑娘年纪相仿,今年也是跟我一同过的大选。”

惠嫔坐在炕上听完,再看明珠夫人,面色沉静,不肯搭话。索尔和夫人笑笑,对着惠嫔道:“既然都是好孩子,惠主您有合适的人家,也多操些心。成就一段姻缘,胜过修桥补路积功德呢。”

惠嫔道:“都是实在亲戚,自当如此。”此事揭过,不再提了。

却说李安安带着李家两位夫人回了启祥宫,依旧回正殿落座,上茶闲聊。佳慧来问午膳摆在何处。李安安指了指东边炕上,道:“都是自家人,摆炕上,吃着暖和。”

刚阿岱夫人听了这话,登时堆起一脸笑容,望着李安安道:“安主子太过节俭,这大正月的,炭也不肯多烧。不是我劝您,别的地方俭省就罢了,吃用上,万不可大意。您现在年轻,还不觉得,等到了我这个年纪,就知道冻着了有多受罪了。”

李安安看着刚阿岱夫人,慢慢说道:“母亲不必担忧,我打小冬天就没费过多少炭火,习惯了,也就这样了,并不觉得冷。”

刚阿岱夫人闻言,顿时无话可说。巴颜夫人心里琢磨着明珠夫人今日态度,未曾留意母女二人对话。一时室内静寂无声。

佳慧、葱香带着小宫女捧着食盒,绕过屏风进来,摆盘安箸,李安安看一切停当,便请二位夫人上炕。李安安背靠南窗坐了,巴颜夫人面西,刚阿岱夫人面东,一时饭毕,撤了酒菜,重新换上清茶,闲叙一会儿,看着时辰不早,二位夫人起身告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