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第三十五章

顾双宅门手记 云峤 1347 字 10个月前

四少爷早就和徐阁老的幺女订了亲。

按理说徐家蒸蒸日上,虽没有世袭的前程,却也不会把女儿嫁到有中衰之相的广宁侯府的,可邵家老太太是徐润方的姑母,有着这层关系,婚事才早早被敲定的。

只是当时孩子们尚小,还不定性,现在四少爷不学无术的本性暴露,徐家已经有了悔婚的意思,徐润方的长子徐清筠也不像小时那样把邵家认作第二个家门,频繁造访了。

二老爷揉了揉眉心道:“再说吧,阿瑞的举业还要再练练火候,我就不同意先成家后立业那套说辞,男子处世当有立身之本,不然也是耽误别人……老二,你们也先回去吧,稍后跟我去松鹤堂见老太爷,也别由着阿瑞胡混,找个丫鬟看看他做什么呢,再把他给我叫来。”

二少爷和二太太都听出来,这是要说私房话了。

二少爷走后,二太太帮丈夫布菜,却听他叹道:“当年我和徐润方同入翰林院任编修,若不是那条‘勋贵之后不得入内阁’的禁令在,还不知今日谁胜谁负。”

二太太宽言道:“老爷如今是吏部尚书,也算是登峰造极了。”

二老爷摇头道:“不,差着呢,差得远啊。他是有枝可依的阁老,我这个尚书一不能执掌票拟权,二不能如阁臣一般常常面圣奏对,只能下辖臣工,已经比他差了一步,何况……我是绕树三匝,无枝可依的。”

二太太与他夫妻多年,也算是浸淫官场,自然明白丈夫的言下之意。

她道:“您是忧心徐阁老有太子做后盾,咱们却无法构筑这层关系……可您再多想一步,将来这天下也未必是太子的,苏州不还有吴王吗?当年立储时就属吴王和太子争得最凶,陛下却还把他的藩地选在离金陵咫尺之遥的苏州,那更是个鱼米绢帛富足充盈的富庶之地,试问,若无改立之意,陛下能这么行事?”

二老爷道:“如今正有个和吴王府交好的机会……”

二太太见他犹豫,知道自己着丈夫看上去温吞,其实最为果决,肯说出口的事,八成已经拿定了主意。

她凑上去听。

“……这件事要想做成,要用到老太爷存在苏州的那二万两白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