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春晓对于姜云生的身份做了个大概了解,这货大抵是一个从上古之时晃悠至今的,散仙。因为活得时间长,便有了个实名不符的尊位。后来得罪了天帝,便被贬下凡间,从最底层的家仙做起,守姜家平安顺遂,一世无忧。之后便可拥有正式仙籍,升官为杏花府的本地土地,护一方水土和风细雨,人寿年丰。再之后可升为杏花府的城隍老爷,管方圆百里生人亡灵,奖善罚恶。
春晓感叹天界的晋职道路不仅透明有动力,且公正有条理,果然是神仙待的地方。
想那姜云生如今要在姜家做家仙,积攒功德升官仙途就势必要对姜家有求必应。诚然姜家二老无欲无求,一心都把心思扑在了自家女儿身上,这姜云生便实打实地成了个守护姜家后代的角色。
春晓觉得自己此番委实无辜了些。
转日清晨伊始,春晓仍是对自己名字一事做了抗争,哭着便同自己的爹爹说要改名字。
姜爹此番大有扶额无奈之意,只说“春晓”这名字是有缘人赠予的,保春晓一生平安的,万万改不得。
春晓详问了半晌,这才晓得各中细节。
杏花府的习俗,但凡是穷苦人家没钱给子女算名字的,名字都不由亲爹亲娘取,而是在取名的那一天将孩子抱到家门口,所见的第一个便是有缘之人,要向那有缘之人求取一个名字,讨个彩头,之后再给那有缘人揣俩红鸡蛋或者请其吃碗喜面。
可巧不巧的,十二年前春晓出生,正值杏花府三月底、四月初,杏花府中的杏花开得最旺盛的时节。杏花桃红,怒放而开,将整片村子近百户人家环环而绕,放眼望去妖红堆锦绣。但同时那也是姜家最穷苦的时候。
春晓觉得杏花府的这个规矩委实令人所不耻,这要是碰上能写字的文人也就罢了,但凡碰上一个山野莽夫取个了阿猫阿狗之名岂不要接着?
据爹爹说当日他把自己抱出去的时候阳光正好,适逢家家户户回家做饭的时刻,街上一个人也没有。有的只是那缠绵似雪的柳絮漫天飘飞,就在这如幻似纱的情景之中,家门口赫然站着一个身着荼白无双的广袖长衫男子,面色如玉,发丝如墨,就连五官都似画中一般不染凡尘。
爹爹劳苦种地多年,哪儿见过这样的人?当下便以为此人是个大富大贵的,想着自家女儿的名字要是能从他口中而取,定能顺随一生,连忙跟那男子作揖行礼,说其缘由之后,旁边的学堂正巧传来郎朗的读书之声,那男子想来也没料到会被人拽着求名字,当下想都没多想便从那孩童的读书声之中随手拈了个名字给爹爹,“如今春光正盛,这孩子又出生在春日,不如就叫丨春晓吧,晓得春朝,知得落花。”
爹爹说那男子的说话声音都是潺潺如溪般平和冲淡,又砸吧这“春晓”的名字砸吧了许久,觉得比邻居家“二丫”和“翠花”要好听得多。重点是,《春晓》这首诗爹爹会背,爹爹觉得这一切都是缘分,当即便满脸堆笑得朝那男子一而再再而三的感谢。
要知道,爹爹一生只会背两首诗,一首《春晓》,一首《咏鹅》。自此为春晓取了这个令他心头开花的名字便一直寻思着再给春晓添个弟弟,小儿子的名字就叫姜咏鹅……
春晓抬头看了看自家的屋顶,一想起来未来自己可能还有个弟弟,弟弟名字叫做咏鹅,春晓就眼前一阵晕眩。
“要知道给你取名字的那人非富即贵、非神即仙……爹爹春晓从未见过如此谪仙之人,当真俊朗!当真俊朗!”
被姜爹这一说,春晓立刻便反应过来了与自己那“有缘之人”是谁,她与他果然有缘得很,不仅有缘,还是断孽缘。
要知道“女《诗经》,男《楚辞》,文《论语》,武《周易》”,这话说的其实是个攻略,取名字的攻略。生女儿最好从《诗经》中选取名字,灵秀;生男儿最好从《楚辞》中选取名字,雅致。
可是“春晓”这名字实在是大俗大雅了些,那书上可给女子取名的诗句何其之多,什么“青青子衿”,什么“静女其姝”,亦或者“其叶蓁蓁”……但凡随意拿出来一句都比“春眠不觉晓”的强,那姜云生怎么偏偏就给自己取了个和启蒙诗相关名字?也忒不走心了些!
午后春晓直进了家祠之中对着“历代祖先”的灵位说了自己想改名字的意愿,结果这一个下午祠堂里半分动静也没有,春晓倒觉得自己很有精神失常之意。
若是以前,春晓定要对这些敬而远之的,但如今春晓晓得那姜云生就住在里头,当下便伸手够到了牌位往火盆里去烧。